揭开兴奋剂的神秘面纱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每隔两年,随着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开始,我们都会听到有关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至少是检测运动员是否使用兴奋剂的消息。每当环法自行车赛即将开幕时,便会出现某些运动员可能服药的话题。有时是因为某个运动员表现得特别优异,竞争对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其他情况下,多半是药检系统检测到运动员使用了违禁药。

使用人造物质或方法来增强运动竞技能力的做法,通常被称为“服药”。兴奋剂问题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以致于我国还专门成立了反兴奋剂机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某些运动员服药的原因,兴奋剂的主要分类及其副作用,以及如何检测兴奋剂。

某些运动员使用药物的原因

运动员为了在竞赛中胜出,面临着极大压力。他们也知道,获胜为自己带来的远不止是一枚金牌。体育明星能够挣到很多钱,拥有显赫的声望,但是,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只有持续很短的时间。运动员知道,训练是通向胜利的最佳途径,但是他们也明白,某些兴奋剂和其他做法虽然存在损害健康和运动生涯的风险,但能够提高竞赛成绩,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远在古希腊时代,运动员就经常服用一些能够提高运动成绩的药品。但似乎在20世纪六十年代,兴奋剂的使用开始不断增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发生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件,当时赛跑选手本?约翰逊(Ben Johnson)被检测出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因此被剥夺了金牌。运动员还有可能为了放松、舒缓压力或增强自信心,误用一些药物。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可能有多种原因。他可能希望:

增强肌肉和/或骨骼的重量和力量

提高对所锻炼组织的氧供应

掩盖病痛

刺激身体

放松

减轻体重

掩盖对其他药物的滥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