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表演揭秘:18公斤的字模是怎样波浪起伏的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演员是怎样不断将18公斤的字模举到4.5米高的?他们个个都是大力士吗?日前,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创意团队舞美首席设计师韩立勋,向记者揭开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字模设计、制作当中的秘密。

韩立勋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字模的设计、制作和表演过程,充满了艰辛、曲折,但字模创意是开幕式众多创意中最早提出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坚持到底的。

他说,设计团队最开始的创意是,用字模铺满整个“鸟巢”体育场,由字模包着卷轴,这需要1.3万多个字模。但为了配合字模在整场演出中的基调,最终又将创意改为大家看见的卷轴包着879个字模。

为了将字模重量减轻,设计团队找来材料方面的专家,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字模从开始时的28公斤一下子减到了18公斤。

改造后的字模高1.4米(75公分×75公分),要既能活动又能升降,表演时,演员难度特别大,他们只能半蹲在字模长方盒子里,还要在1秒钟时间内将沉重的字模高度从1.4米升到4.5米。设计团队一时束手无策。

一次偶然的机会,设计师从中国秤中得到了启发:这边轻轻一碰,另一端就会上升或下降。设计团队利用这个“剪刀叉”原理找到了字模中的力量平衡点,制作了大量的弹簧连接,把字模的水平平衡力变成了垂直平衡力,解决了字模升降速度问题。

2007年春天至2008年5月,设计团队对字模制作进行了26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看完开幕式的字模表演,许多观众猜测“字模”里一定有液压升降装置或高科技设备。但韩立勋说,实际上,字模的制作成功,是简单的升降原理和人的智慧的完美结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