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开幕式
主火炬
改进点火器能抗强风大雨
奥运会开幕时,人们最期待的是主火炬的点燃。主火炬凝聚着中国航天的科技力量。
设计人员采用了不锈钢结构,燃烧器管路、喷嘴也采用不锈钢材料。
设计人员改进的点火器采用自动控制的方法,利用流量阀控制燃气供给,使燃气通过喷嘴缓慢放出,直到最大流量,解决了点火时的轰鸣声,并能在强风和大雨的环境下正常燃烧。
大画轴
平移大画轴呈现滚动视觉
看着奥运会在中国画卷的缓缓展开中拉开序幕,往事在参与设计的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工艺师丁芳盈的泪光中再次浮现。
对于直径2米、长度22米的巨大画轴来说,在舞台上滚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易使表面的反光屏幕受损。为此,丁芳盈和其他设计人员采用了“视觉同步”的思路,即画轴本身采用平移方式,精确控制速度,呈现滚动视觉。
巨型球
60余名演员装进地下空间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职工江晓冬保存着厚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巨型球设计草稿。
直径18米、载重50吨的球体要在只有6米高的地下空间放置,并要在几分钟内完成升降过程,像做灯笼一样,通过钢索实现9个圆环的伸缩。60余名演员以及工作人员都被安排在地下空间中。 (陈全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