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1月9日《新华网》)。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胀紧缩局面时,曾经使用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即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也没有用过。十年后,再次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首次使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凸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严峻形势,彰显中央采取非常措施坚决打赢这场经济硬仗的决心。
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弯”转的还不是太急,而从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弯”转的太急。在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如何转好货币政策这个“急弯”是重点,也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央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具体货币政策组合上,都需要深刻思考,周密部署和决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国家债券发行力度,实行一系列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出口,促进商品流通和周转,鼓励百姓再就业和创业,激励百姓消费的轻税薄赋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实行低利率政策,减轻企业贷款、融资成本负担,释放居民储蓄,鼓励和扩大消费;实行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促使信贷资金,快捷、顺畅地支持经济发展。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双轮如何协调驱动,高效率、高节奏、快速支持我国经济发展,应对我国经济减速并发挥效率是关键。笔者认为,快速应对和扭转当前经济局面,要坚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轮驱动,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这不但是由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现状决定的,而且是由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决定的。
当前货币政策组合中,下调空间较大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也有下调空间,但是应该说空间不大,并且在当前存款仍然为负利率情况下,过度下调存款利率有失妥当。笔者完全赞成周小川行长在11月8日巴西圣保罗开幕的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年会上所说的,利率调整要根据国际情况而定。如果美国、欧洲再次大幅降低利率,那么,中国应该毫不犹豫做出决策。
而财政政策目前在宏观调控中一直处于较弱境地,一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应对经济下滑,从出口、投资和消费看,出口肯定不能依靠了,投资与消费中,启动消费需要一个过程,来的比较慢,见效最快的是投资,迅速从投资入手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是正确选择。从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的投资项目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环境保护。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国务院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这就给“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巨大空间。当然,除了财政资金要加大投入以外,必须加大债券发行力度。国债和重点建设债券发行要担当大任。日前,为了加快高速铁路建设,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效果较好。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协调驱动、运用及时恰当,完全能够平稳渡过经济的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