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科技部官网正式公布了关于“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课题申报的通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执如此“巨资”组织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我国基础软件在经历了将近20年的艰难发展之后,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首个课题被正式推上了快速发展的特殊通道。
回顾我国基础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程,是一个中国式特有的“改革开放”过程:从我国第一代与康柏合作的COSIA操作系统,到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Linux操作系统版本发布;从技术爱好者的民间草根光盘式传播到第一次北京市政府采购国产操作系统作为政府办公平台;从我国政府首次针对操作系统设置“扬帆、启航”项目到如今的“核高基”软件重大专项,每一个层面的进展都让我们距离中国拥有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更近了一步。某种程度上,这次重大专项的巨资扶持将使中国政府拥有真正“安全、可靠、可控”的基础软件的目标转变成为现实。
然而,有了巨资就真的能催生中国“微软”吗?纵观我国目前的基础软件体系架构不难看出,我国目前自主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厂商都还处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行业标准、产品适配性、大型行业应用的推广都是制约厂商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另外,厂商要在市场中保持利润的生存方式也分散了企业的研发精力,这种疲惫的生存状态也让厂商难堪重负。面对这些制约基础软件发展的问题,在过去,我国政府也不止一次的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政府采购法”、“PC机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和国家牵头制定的多个和基础软件相关的标准工作等等,但终究还是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制约操作系统软件长期发展的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详细的研究了“指南”中的相关条款,发现指南中明确要求本次参与申请的企业必须具备“依托地方政府、行业部门或企业集团”、 具有“十五”工作基础、足够的资金配套能力和覆盖全国的应用推广体系,通过ISO9001或CMM/CMMI认证 、产学研结合,联合若干关键应用部门,推动产业化发展等各种要件,这些要件的明确提出再加上巨额资金的投入无疑给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次专项就是在扶大扶强,也就是说通过本次专项承担单位的出现,未来的中国“微软”也即将浮出水面。
经过笔者一番调研,在目前国内的基础软件格局当中,从事Linux操作系统相关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标软件、中科红旗;办公软件企业主要有金山、永中、中标软件和中文2000;数据库企业主要包括达梦、人大金仓等等。就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厂商来说,最有潜力打造中国“微软”的企业当属中标软件,其公司股权结构最清晰,是由CEC、中国软件(直属CEC集团)、华东计算所(直属CETC)三家共同出资控股,此外其产品线也是目前国内最全的,包含了中标普华Linux桌面、办公软件、服务器等三类本次专项扶持的产品。另外,中标软件已经在全国各地成功实施了很多的行业应用案例,尤其是“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项目已经在金融行业广泛推广了5年之久,具有深厚的行业推广经验。可以说,中标软件具备了本次软件专项扶大扶强的一切要素,但是未来中标软件能否成为中国“微软”?我们拭目以待。
总体说来,中国国产软件尤其是基础软件的最好时代已经来临,无论结局是什么,我们都期望未来不会再受类似“黑屏事件”的制约,也希望我国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都能建立在“安全、可靠、可信”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