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埃里克就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公开表示,互联网应该作为工具介入到政治活动中。“政客们可以利用Google最新推出的共享视频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信息介绍给网民。除了宣传自己,互联网也可以用来打击对手。等着看吧,互联网将会决定08年的美国大选结果。”
显然,对于埃里克的观点大部分政客都不以为然,起码共和党人是如此的,否则约翰·麦凯恩 (JohnMc-Cain)也不会轻易就承认自己连怎么上网都不太搞得清楚。不过,同样的一番话却在一个年轻的民主党参议院心里点起了一把火。
3个月以后,奥巴马通过Facebook找到了网景(Netscape)的创始人马克·安瑞森(MarcAndreessen)。“一个年轻男人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见他一面,他说有个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的想法想听听我的意见。”马克回忆说。
当天夜里,马克依约来到了旧金山的机场,见到了刚下飞机的奥巴马。“他很瘦,可简历却漂亮得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他想知道互联网是否能帮助他突破那些横在他面前的诸多障碍,比如肤色和种族。他想要做成一件大事,但是要完成这事几乎不太可能。不过,正如他所说,也许互联网真的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让他冲出去。因为,他真的非常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深信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
与马克见面后没几天,47岁的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总统竞选。
征服年轻阵营
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竞争一直难分胜负。为了争夺态度摇摆的中间选民,两方费尽心思。最后,布什竞选团队决定从这场争夺战中抽身而退,转而到农村和郊外去发展那些从未注册的边缘选民。而就是这凭空多出来的1800万张选票奠定了布什的成功。4年之后,身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选择了同样的做法。这次的新兴票仓是年轻人。
提到美国年轻人与总统大选,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外交官包日强说:“很多美国的年轻人都觉得政府、竞选距离他们很远,都不会去参加大选投票的。所以,美国年轻人在总投票数中占有的比例很低。但是,奥巴马却成功地激励了很多年轻的美国人,让他们出去投票。他的年轻外表、打篮球时候的活力还有他的好口才都是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奥巴马选择了互联网作为宣传平台,互联网可以说是年轻人参政的最重要的媒介。”
大选中的Web2.0
希拉里的首席政治顾问马克·佩恩曾经嘲笑奥巴马的支持者看起来就像 “Facebook”,但克里斯·休斯ChrisHughes却将这视为赞扬。24岁的休斯是Facebook的创建者之一。2007年初,他来到芝加哥开始为参议员奥巴马的新传媒竞选团队工作。
奥巴马在Facebook上创建了一个包含230万拥护者的群组,相比之下,麦凯恩在Facebook上的支持者人数却只有不到35万。11月4日投票日刚刚开始不久,就有超过100万名Facebook用户使用了网站提供的Causes应用程序,以提醒好友别忘记投票。
同样,日访问量位列世界第二的视频网站Youtube也是奥巴马为自己规划的线上阵地之一。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奥巴马的团队每天会在YouTube上传大量的视频以供网友下载,仅仅在大选前的一个星期内,其竞选团队就上传了70段相关视频。奥巴马关于种族问题的37分钟演讲,自从3月份以来点击率已经超过500万次,是奥巴马YouTube频道中最受欢迎的视频之一。
在影响力巨大的web2.0网站上频频造势让奥巴马的名字很快便在互联网上为人所知。而一个被媒体称作“奥巴马女孩”的一段视频正式将奥巴马以一个充满魅力的男人的形象推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视频中的女模特穿着比基尼一边唱歌一边热舞,但镜头拉近停在她丰满的臀部时,红色短裤上赫然写着“奥巴马”。
这段MV就像一个火药桶,引爆了整个互联网世界。这段视频还被博客们在自己的Blog上贴来贴去,被分享到Mys-pace、Facebook以及大大小小的网络社区、论坛、视频网站。有人多是因为“奥巴马女孩”,才开始关注美国大选、关注奥巴马的。奥巴马阵营的新闻媒体主管乔·罗斯帕尔认为:“我们试图在YouTube做的实际上就是一场电视秀。”
大选结束时的统计表明,奥巴马在YouTube上总计获得了19亿次的点击,远超过麦凯恩的11亿次。按照“TubeMogul”软件的测算,奥巴马在YouTube上开设的个人频道获得了总计相当于1亿4500万个小时的关注。如果购买相同的电视开播时段做广告的话,奥巴马阵营需要花费大约4600万美元。不过YouTube可是免费的。
搜索引擎决定你是谁
“花掉这300万美金,全部用到搜索引擎上!‘全部’的意思就是一分不剩!”在竞选初期,奥巴马即向他的团队下达了关于控制搜索引擎的指令。在接下来的4个月内,竞选阵营分别向Google和Yahoo支付了350万、67.3万美元用来购买相关的“广告产品”。
Google有一款名为 “关键字广告”(GoogleAdwards)的产品:如果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BarackObama,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立刻出现一个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广告不仅包括自己的姓名,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更好地向选民表达他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而对于那些可能对奥巴马构成负面影响的关键词,竞选阵营也进行了处理,比如“奥巴马国旗徽章”(互联网上曾出现过奥巴马拒绝佩戴美国国旗徽章的传言)。如果有人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敲入类似的关键词,“赞助商链接”功能会自动将对奥巴马有利的网站链接选择出来。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经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美国总统竞选之所以对搜索引擎这么重视,说明了这个时代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搜索引擎决定你是谁,而网上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民对奥巴马的认知,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决定了未来的美国总统是谁。”
颠覆性的网上筹款
对于奥巴马来说,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宣传工具,还是一部高效的筹款机器。据《纽约时报》报道,本次大选,奥巴马成功募款6.4亿美元,其中有87%是通过网络募集而来,捐款人数近400万。
一般来说,在美国大选中,候选人的竞选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候选人自筹;另外一个就是依靠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候选人自筹资金没有上限,而公共竞选资金却有上限限制。在历史上,共和党候选人一般要比民主党人更能筹款,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公司的支持。但是这一次奥巴马并没有像之前的民主党候选人一样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而是完全依靠个人的社会力量筹集到了超过6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这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筹集竞选资金最多的总统。
奥巴马阵营宣称,这些钱都是通过因特网,由普通老百姓用10美元、20美元这样的小额捐款聚集而成的。分析家表示,这次大选中奥巴马所采取的筹款方式,将会改变美国大选的延续百年的传统模式。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