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11月8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后,引起了各大媒体和网友们的普遍关注。
网络成瘾,究竟如何界定?它是否是一种精神疾病?近日,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接受本网专访,对网络成瘾概念的出炉、界定和意义等做出了解答。
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
"并非喜欢上网、每天上网的时间很长,就是网络成瘾了。网络成瘾需要具备几大症状。"陶然说。
首先,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如果为了工作每天在网上逗留10个小时,这样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其次,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三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陶然说,暑假里一些孩子连续上了两个月的网,但是开学之后他能 够把心收回来、走了出来,这就不能算是网络成瘾。有些孩子暑假结束后仍然走不出来,整个状态一直持续超过3个月,就有可能是网络成瘾。
第三,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陶然说,长期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对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 事情没有兴趣、愉快感下降、与人交流过少甚至害怕与人交往,这就是网络成瘾;而如果社会功能并没有受损,就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另外,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冲动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减少或者停止上网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是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的必备标准。
网络成瘾≠"精神病"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精神类疾病‘成瘾'这个疾病的范畴", 陶然说,"世界卫生组织有相关规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第二,社会功能受损。网络成瘾的人都具备这两条。"
他说,网络成瘾患者都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行为方面,就是天天跑到网上,被迫停止使用网络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心理方面,表现为在情感、认知方面有偏 差,因长期过度上网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悲观、沮丧、社交恐惧、容易紧张。这些都是精神类疾病的症状。
"但是精神疾病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网络成瘾并非常人理解的‘精神病’‘疯子’" ,陶然说,一提到精神疾病,有些人首先就想到"疯子",这其实是很浅表的理解。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症实际都属于精神类疾病的范畴。
陶然说,在国外,如美国、荷兰,也是将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来看待。
孩子玩网游成瘾 责任主要在家长
陶然介绍,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五大类。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多为男孩;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患者多为女孩。
"网络游戏可以玩,但是要有节制。"陶然说,"我们一些孩子玩网络游戏上瘾,大致由4方面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
陶然说,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系。有的家长喜欢暴力、批评的教育方式,即"控制型"的,造成孩子没有长成应该长成的"自我";同时,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存在夫妻双方利用孩子向另一半开战的情况,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网络成瘾。
陶然尤其强调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他说,父亲在传统家庭中代表着权威、榜样、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收治的网瘾患者,多数缺乏父爱。
造成网瘾的第二个因素是学校。陶然说,部分网瘾患者的老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绪暴力,爱发脾气、爱训人;学校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用成绩好坏评价学生。"有 的孩子可能学习不是特别好,但是其他方面很优秀,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得不到肯定,就可能投向网络世界的怀抱。"陶然说。
第三个因素是孩子自身。如果一个孩子有多动症、抑郁症等,就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
第四个因素在于游戏。角色扮演、多人一起玩的游戏很容易造成网络成瘾。这种游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同时出于"哥们义气",孩子也有可能加入网络游戏的队伍,并最终成为网瘾患者。
最后,网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陶然说,一些不法网吧,一天24小时都在营业,为孩子整夜上网提供了场所。
网瘾患者需要专业治疗
陶然说,部分网瘾患者会有伴发症,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另外还有共病的情况,比如先有多动症、品行障碍的情况,然后网络成瘾。这些情况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由精神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治疗,否则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他说,国外精神病学界、医学界也将网络成瘾看作一种精神类疾病,美国也即将出台相应的诊断标准。"既然是疾病,最好由医院来治疗。"
陶然说,"《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推出,为医生提供了诊断的依据,同时给所有上网的人一个警醒--上网上到什么程度就可能会成为精神疾病,这样将产生很好的预防作用。"(巩琳萌)
附:专访文字实录
记者:11月8日,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是如何出炉的?网络成瘾,究竟是不 是一种精神疾病?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陶然主任,就这些问题为我们做一解答。
记者:陶主任您好,您能否介绍下为什么北京军区总医院要制定《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
陶然:第一个目的是规范行业。我们是全国第一家专门设立基地开展网络成瘾收治的医院。我们开展收治之后进行了大量国内国际交流,大家感到最困惑的是:网瘾,究竟是不是一种疾病?如果是疾病的话,应该归类于哪一种疾病、哪一个科目?
如果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就有可能会过度治疗。什么是过度治疗呢?就是把不该是病的人也收进医院治疗。还有可能延误治疗,就是已经到了疾病的标准了,你认为不是病,把它拒之门外。
我认为,将来网络成瘾只能由医疗单位,特别是精神科的医疗单位进行收治。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现在有很多行走学校、军训学校也收网瘾,但这不是他们能解决的问题。真正一个网瘾病人,收到行走学校里,他们收很多的费用,但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原因,我们制定的标准,是为医生提供一个诊断的工具。不能诊断,就不能正确地治疗。
第三个原因,本着对中国青少年负责任的态度,标准出来以后,给所有上网的人一个警醒,你上网上到什么程度就可能会成为精神疾病。这样就能产生很好的预防作用。
第四个原因,我从1994年就搞成瘾医学研究,我觉得我们有这种责任、有这种义务,把这个问题探讨清楚。国际上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说你们第一家开展、有 很多的病例,你们有责任有义务制定一个标准。总有人要率先提出标准,我知道标准要经过很多修改、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完善,但是总有人要首先提出标准。任何一 个疾病的诊断标准都是这样提出来的。
最后,打开中国的医学书籍,我们无数次看到很多疾病都是由外国人来命名的。我觉得我们中国既然在研究这个问题方面走在前列,如果在标准制定方面还是落后于国外的话,我总觉得愧对于这个行业。
记者:那网络成瘾应该如何界定?是不是我喜欢上网、我每天上网的时间很长,我就是网络成瘾了呢?
陶然: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在标准里特别制定了"正常使用网络"、"过度使用网络"、"成瘾使用网络"的标准。
首先,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这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美国人的统计是每周45小时,平均下来是每天6个多小时,和我们的研究是一致的。如果我为了工作每天在网上待10小时,这不算网络成瘾,必须是"非工作学习目的"。
其次,这样的状态需要持续三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 暑假,我们的病人特别多。很多病人在暑假疯狂地玩了两个月,这时是沉迷。有的人开学之后走出来了,这不是成瘾;如果开学之后还走不出来,一直持续到11月 中旬,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就构成成瘾的病程标准了。
另外,还有严重程度标准。国际医学界在这一点上已经非常明确,必须有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能力的受损。 不能上学、工作和与人正常交往,就有可能是成瘾。如果上网没有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就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七条症状标准中还有一个是对上网充满渴求和冲动感。 "渴求"这个用词我们曾反复推敲。就是说对上网有心理依赖。
另外还有戒断反应。上网不到成瘾的地步,是不会出现戒断反应的。比如,上网的时候家长不让上,或者因为断电等原因,无法上网。这时 候患者会焦躁、烦躁、发脾气,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要找个地方上网。这个是网络成瘾的必备标准。我曾经问一个学生,想上网却上不了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 觉?学生说,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这就是戒断反应。
记者: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认为它是精神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陶然:网络成瘾是疾病,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卫生组织有规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第二,社会功能受损。网络成瘾的孩子都具备这两条。
网络成瘾是精神类疾病的一个病种,我们为什么把它归到精神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的规定,凡是有意志、情感、行为这些问题临床表现的人,都应归于精神 疾病。网络成瘾的孩子都有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方面,就是天天跑到网上;心理方面,表现在情感、认知,他的认知有偏差,认为网上的世界是好的。根据世界卫 生组织的规定,我们认定它属于精神类疾病。
再细分,我们认为它属于精神类疾病成瘾这个疾病的范畴里。成瘾分为物质成瘾、非物质成瘾。
烟酒成瘾属于物质成瘾。非物质成瘾最常见的是网络、赌博成瘾。美国的话,工作成瘾排在前面。可能有人会问,工作成瘾有什么不好?这 会伤害到家庭和孩子。像我们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孩子,很多都缺失父爱,父亲是工作狂。所以成瘾是会传递的,这是很可怕的。我们不光要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 准,可能还会借此机会出台其他的成瘾标准。所有的成瘾都归精神疾病的范畴。
记者:有些网友可能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被判定为"精神疾病"。您能否为我们解释下,这里提到的精神疾病,和我们平时理解的"精神病",概念上有什么不同吗?
陶然:精神疾病,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人,都归于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症。
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一提到精神疾病,就会想到"疯子",这是很浅表的理解。所以我们这一次把网络成瘾归类于精神疾病,他们无法理解。
实际上,精神疾病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并不是常人理解的"精神病""疯了"。网络成瘾的患者有行为能力。
记者:网络成瘾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哪一种情况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陶然:网络成瘾中有些人比较严重的,会伴发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另外,还有网络成瘾与其他病共病,比如多动症、ODD、品行障碍,有的孩子先有这种病,再去上网,就容易网络成瘾。这些情况,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为什么网络成瘾不能由行走学校治疗?就是因为很多孩子都有共病的情况,要彻底解决网络成瘾问题,必须把共病的问题解决。否则,走出网络成瘾的可能很小。
根据网络的内容,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大类。。
网络游戏成瘾的人是最多的,接近90%。在接下来的是网络关系成瘾,以女孩子为主。另外,还有混合的情况。又玩游戏,又看小说。
网络游戏成瘾中排第一位的是魔兽成瘾,占到34%。
记者:这么多孩子网络游戏成瘾,这个责任归咎于谁?是归咎于网络游戏本身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陶然:为什么我们一些孩子们玩网络游戏上瘾,原因主要有四个。
第一个是家庭因素。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关系。
可能有的家长喜欢暴力、批评,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多数是"控制"的、暴力的,学什么、干什么都是由父母决定的,孩子没有长成应该长成的"自我"。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谐,夫妻用孩子向另一半开战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们的基地里,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我们在收治一个病人的同时,把父母也收进来进行治疗。
第二个是学校因素。老师或多或少存在着情绪暴力,爱发脾气、爱训人;学校评价体系单一,用成绩好坏评价学生。有的孩子可能学习不是太好,但是其他方面非常优秀,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网络成瘾。
第三个是孩子自身的因素。如果一个孩子有多动症、品行障碍,就有可能网络成瘾。
第四个是网络游戏和网吧。多人玩的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容易被其他的孩子控制,几个孩子都玩,出于从众心理、义气--"哥们都玩我不玩不讲义气",这个孩子可能也玩。网吧,一天24小时开,为孩子整夜上网提供了场所。
记者:国外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成瘾问题?是不是也将它看作是一种精神疾病?是不是也有相应的诊疗机构吗?
陶然:美国精神病学界、医学界也把这个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预计2012年也将出台相应诊断标准。美国比咱们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样 本量不够。这是美国专家告诉我的。另外,荷兰也是把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既然是疾病,就需要由医院来治疗,而且最好是精神科的医生来治疗。
记者: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一共收治了多少例网络成瘾患者?在性别、年龄层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吗?
陶然:将近4年来,基地总共收治3000多例病例。男孩子占到90%。男孩子比较认同父亲。父亲长期不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性格就容 易受到影响,因为父亲代表权威、榜样、规则。年龄方面,基地收治的孩子15-21岁的孩子最多,其中尤其17岁的病例最多。可能是初二开始,玩上两三年, 到高一的时候,症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敬告家长,初一下半年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这个问题,否则发展成为网瘾就会很麻烦。
记者:主要采取什么治疗方式?
陶然:我们采取的是心理、医学、军训、教育和社会体验“五位一体”的治疗模式。
心理治疗是实施个体、家庭、团体循环疗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促进个体心理不断完善,家庭幸福和谐。具体采用认知治疗技术,实施 行为矫治技术,纠正偏差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与行为技能训练,运用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手段,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通过艺术治疗包括音乐、 绘画、舞蹈、心理剧等手段激发孩子心理潜能,有效表达自己,同时通过系统家庭治疗,处理家庭问题,促进家庭心理功能完善。
医学治疗方面,可能一小部分学员伴有严重的神经症,需要实施药物治疗,调节神经内分泌平衡。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军训,让孩子们体验军营生活,规范日常行为,调节生物节律,锻炼意志和勇气,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体格的健康发育。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生活体验,比如,安排孩子们去少管所,让他们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网络成瘾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去孤儿院,有的孩子 感受非常深,他们在家的时候觉得母亲爱唠叨,但是孤儿院的孩子们听不到父母的唠叨,让这些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幸福的。另外,还会到清华、北大去参观,为 他们树立人生目标和理想。
记者:现在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网络成瘾,或者他们已经面临了网络成瘾的问题,您能给这些家长支支招吗?
陶然:父母应该学做如何当合格的父母亲,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好孩子。我们中国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没有教育富孩子的经验;有教育多个子女的经验,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我们去共同研究。
记者:以前网络成瘾更多地被看作是个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医学手段解决有什么优势?
陶然:很多的社会问题,必然导致生物学因素的改变。比如学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导致的一个人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大脑生物学的改变,导致胃肠道的疾病,这时就从社会学问题发展成了医学问题,就需要得到医学方面的治疗。
记者:最后,您能不能对我们网友说一句话,如何正确应用网络?
陶然:我想告诉广大网友,网络像火一样,应用好了可以造福于人、造福于己,应用不好就会伤害到自己。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做网络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