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三十年
历史不能重来
30年 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10人 印记了一个产业的变迁
当IT以不可逆转的姿态与工业接轨
我们期待 大国崛起
经历过学术、商业、技术的争论,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心,保持着一颗科学的心。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梦想——让中文成为世界上传播最广的文字。
王选 :“当代毕”的梦想
1979年8月11日,“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获重大突破”成为《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 这一年,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底片。
这一刻的4年前,时任北京大学助教的王选,提出用数学的办法描述字形,超越日本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的激光照排系统,引起学界一片哗然:“你要是能搞第四代,那我就能搞第八代”。
1981年后,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此时,创业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各类科技企业犹如雨后春笋,王选洞悉出这一市场的可观前景,开始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
1986年,北大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创立,引来一阵骚动。1988年起,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以强大的功能、仅有进口产品1/5的价格称雄市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将来华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逼退出中国市场。
随后王选带领队伍针对市场需要,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3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1992年12月12日,北大方正集团成立,作为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他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将方正集团引上“技工贸”的道路。1996年北大方正的年产值达到4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最大的校办企业。 直至现在,方正集团仍占有国内报刊业80%以上的份额,在全球华文市场则占有90%以上的份额。是方正,让中文在世界风行无阻。
2006年2月13日,王选辞世。这位生活质朴、酷爱戏剧的老人,用对科学技术的敬仰书写出他伟大的一生。
作为中国计算机工业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历经50年风雨,他始终坚持,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计算机事业。
张效祥:追忆“红色计算”
2008年,当记者再次见到张效祥老人时,年过九旬的他依然反复告诫,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计算机事业。
张效祥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他组织并参与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56年,37岁的张效祥参与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那之前,中国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完全空白。从上世纪40年代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成为市场主流,中国都处于缺席状态。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这一时期,中国的“仿苏论”成为发展科技的准条。张效祥等一行人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的国际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计算机国外访问团启程。两个月后代表团满载而归。
回国的第一件事是立即投入人力仿制苏联计算机,并终于将103小型机作为“八一”献礼。在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的研制过程中,中苏双方出现分歧,张效祥坚守“中国要有自己计算机事业”的信念,“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台计算机,而是培养人才。”最终,我国第一台大型机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诞生,并立即承担了共和国当时最大的科研项目—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计算。
此后,中国计算机事业走上了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张效祥担起中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他率先领导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并于1985年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张效祥和一批科学家的努力,实现了那个时代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采用国产元器件和自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