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京’一行,米勒和“米饭”可谓双丰收。一方面是米勒及其代理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同时品牌时装也获得了理想的广告效应; 一方面是内地的《越狱》粉丝终于有机会和喜爱的明星近距离接触。从美剧以网络的形式在国内风靡以来,中国剧迷对美剧明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很少有机会能和热播中的明星面对面。米勒来华正好填充了剧迷的热情期待。
这次短暂的停留也给剧迷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米勒有不愧于“传说”中的温和、谦逊、礼貌和风度,而且看起来一直情绪良好,对中国行兴致勃勃。当然,他有理由表现得开心。就在来中国前不久,最新的消息显示FOX不会取消第四季《越狱》,《越狱》得到了全季预订。米勒可以放心享用稳定的薪酬了,来华走秀将成为一笔数目可观的外快。与此同时,中国的广大“越狱”迷也可以继续放心期待米勒今后的表演。10月,上海,米勒很满意,美剧迷值得回忆。
人气高涨的见面会~
当然,10月来上海的明星并非每一位都闪亮。比如,Jude Law。几乎是和米勒同时抵沪,裘德-洛低调得令人遗忘。
同样是出席商业活动,参加时尚地标的开幕party,裘德-洛选择了“顺其自然”的形象------邋遢胡子、不修边幅、新片的“花生”造型。同时刻意避开镜头,和影迷和媒体保持远距离。实际上,他就算大摇大摆地去南京路上走一遭,可能也不会被多少人认出来。这两年,裘-德洛早已不复当年的美少年形象,也不再是影迷们心目中的“天才雷普利”。未老先衰的征兆早早显现。
在去年的戛纳影展上,裘德-洛的倒W型额线已经惊到一众影迷。现在看来脱发有极速扩散的趋势。不光如此,不知保养的裘德-洛这次显得萎靡不振,一副颓相,应付派对和商业活动完全不在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和近年来频繁更换女友、过多绯闻,以及养育子女的负担有关....看起来已经提前迈入中年危机。
这个小老头就是“华生”?
简单地从一个内地影迷的直观感受来判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Wentworth Miller拥有高过Jude Law的人气。10月中国行,一个如闪电划过,一个如流星路过。高低立见。
然而,当回到好莱坞以后。整个状况可能正好反过来。米勒将继续投入到二流连续剧《越狱》的拍摄工作中去,并不得不为《越狱》一旦停播之后的工作谋划出路。而对Jude Law而言,精挑剧本,维持如今的工作速度,以每年至少参与一部6千万以上的制作(比如The Holiday和Alfie)拍摄影片,再加上其他的广告合同和独立制作,保持A-list男星地位将不成问题(A-list是指在好莱坞电影工业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其中“仅在影片中露面就能确立票房保证”的明星也称为Bankable star,2006年裘德洛入选顶级Bankable star十大之列)。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即使走下坡路的一线电影明星在事业上也远比一个主流的TV明星有更多的机会和影响力。也就意味着更可观的收入。这是因为美国娱乐业电影圈和电视圈在以不同成本的游戏规则运行,出品方式和获利方式不同,造星方式也不同。
我们都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成本连年剧增,从几千万到数亿美元。连独立制作和二线影业的制片成本也接近5000万,这还不包括营销费用。明星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尤其对那些有票房保证的明星而言。衡量近两年来裘德-洛的拍片历程,尽管没有豪华巨资的商业大片,其作品的票房和口碑却在可靠行列,绯闻与私生活也频频被美国观众注目。虽然美少年的形象不再,裘德-洛却可以坦然笑称自己比以前更能够胜任年长或更丰富的角色。
与之相应的是美国电视网和广播公司的营销方式,可谓低投入高效率。电视节目很少启用大牌明星,往往是一台节目备收欢迎才有明星产生。而且一个电视明星一旦和广播公司签约,表演就是以“季”为单位来计量。意味着全年的大部分时间将贡献给同一类型的表演工作,走红之后,又要面临着更多“季”的预订。可以说,一个电视明星就是这样被套牢的。演员的黄金期,也许是最青春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很多时候,就这样献给了同一个角色。
落实到《越狱》头上,鉴于越来越低的收视率(尼尔森调查显示只有500多万),也就意味着越来越低的广告效益,我们的大众情人米勒也许仅保持着比中产阶级略高一些的稳定报酬,这种稳定程度还要看FOX今后的态度。
简言之,美国娱乐圈里的明星级待遇,在电影业是以千万计,在电视业是以百万计。从经济状况来看,状似落魄的裘德-洛只要勤奋就可以高枕无忧。而看起来精神焕发的米勒就要更多担心一下前途问题了。当然,除非他们来中国发展。
另一方面,一份“固定工作”却会有助于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连续四年出演一部美剧主角迫使演员不得不在制片方的监督下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而有活力的米勒。但是电影演员却有可能陷入混乱的生活中。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工作压力,一个电影明星可能会在拍摄电影的余暇去夜夜笙歌,甚至不分主次地推托工作。毕竟除了他(她)自己收入受到影响,谁也不能安排一个没有严格协议的电影工作者的生活方式。选择进取,还是堕落,只是个人问题。于是当一个演员的事业陷入停顿或者困境,能解救他的只有自制力。
和美国演艺圈的行情比起来,中国的影迷的热情显然是超越市场规律的。
为什么米勒会火?《越狱》为什么会火在中国?中国为什么<越狱>这么火?这不是一个巧合。
《越狱》主要是通过网络下载和网络视频的方式在中国传播,从开播伊始,就和美国电视台完全保持同步。这需要至少两个条件:1,下载硬件成熟;2,字幕组的高效率。
08年的调查显示,全国80%的网民通过P2P下载来分享视频。而P2P软件的流行,从2003年至今,在中国经历了逐渐兴起-迅速扩散-广为利用的过程。到2005年达到了一个顶峰,在网民中几乎无人不知,成为最主流的下载方式。2005年八月,正是《越狱》第一季正式开播的时间。
同时,国内的字幕组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到05年也具备了成熟的运作模式。
字幕组诞生之初还是以电影和DVD资源为主,进行一些有兴趣的个人翻译。当更多美剧通过网络和0-day组织的资源同步引进之后,字幕组也开始了即时翻译工作。05年,最热门的字幕组之一-风软成立,各大字幕组展开了速度竞赛。美剧观众借此便利可以越来越快地享受的同步字幕的乐趣。有时候,一集美剧字幕的出品时间和美国首播相差不到24小时。
根据国内最大的字幕库-射手网的自述文件显示,国内2002年开始出现原创翻译。到2004年,字幕库的运行程序基本稳定。2005年12月,迎来了字幕上传和海量访问的“井喷”,于是射手网也得以改头换面。这一年,正是《越狱》开播,并被同步推广的时期。
在2005年之前,比较热门的开播不久的美剧包括《迷失》、《绝望的主妇》等。一直受国内观众欢迎的美剧当时有24、CSI系列,《白宫群英》等等。而长期以来被观众熟悉并喜爱的美剧有《欲望都市》和《老友记》。这类剧迷大概是国内最资深的美剧迷,也是最开始就关注和接触美剧的观众。在互联网下载不发达的时候,他们就通过 DVD等方式“追”美剧。但是这部分观众所占数量并不多。而且这类剧大多数已经播出了一季以上。 因为经济和时间等条件,并没有多少人能连补数季美剧。当大量正在播映的美剧可以自由下载,字幕也同步上传的时代来临,很多新加入的下载大军对这些已经播映了几十集的美剧感到陌生。于是,中国的观众在等待一部高品质,但是又可以从零追起的美剧到来。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就是《越狱》,御风而行的正是偶像米勒。
可以说,《越狱》正是中国观众理想中的美剧,米勒也正是中国观众理想中的明星。
《越狱》第一季首先是一部精品美剧,拥有大多数一流美剧的优势:一个精彩的剧本,包含紧张的悬念,层次丰厚的角色,对美国的社会背景表达深刻。《越狱》的演员也表现出色,整部剧节奏紧凑、线索清晰,控制得当,扣人心弦。开播时在美国也一度创下1200万的收视纪录。但是对于美国观众而言,可供选择的美剧太多了。加上有一些美剧是长期的“感情积累”,《越狱》这类的新剧还不足以吸引广泛的目光,充其量,这是众多优秀的美剧之一。所以,在美国《越狱》绝不会受到高于CSI、24和“绝望主妇”的热烈追捧。由于第二季开始,《越狱》在重复一些连播美剧经常犯的老毛病,例如节奏开始拖沓,剧情分支太多,线索变得模糊不清。收视率下滑也在意料之中。但是对于中国剧迷而言,《越狱》带来的新鲜感还远远没有失效,即使沦为二流美剧,也依然比很多充斥着银屏的、粗制滥造的国产剧精致得多。所以,《越狱》的神话还在继续,中国观众习惯了等待一个“结局”,还无法去适应《越狱》面临被“砍”的命运。
无论《越狱》在美国的收视率如何,中国的越狱迷仍然对这部剧怀有感情,抱有期待。对很多剧迷来说,这很可能是他们第一部同时跟进的美剧。其意义要高于这部剧的实际价值。所以,《越狱》在中国风靡以及米勒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并非国际化待遇,而是中国的本土特色。
遗憾的是,FOX不会为了中国影迷来制定计划。越狱想继续生存就必须要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必须改进剧情、提高收视率,为公司争取更多的广告收益。今年,将关乎到越狱的生死存亡。作为有感情的中国剧迷,所能做到的也只有默默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