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中国温度的增长作为一种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员祝从文告诉《北京科技报》,“这指的是一个线性趋势,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国气温的变化是有一定波动的,曾经达到两次峰值,一次是上世纪20至40年代,第二次是80年代。到了2000年以后,变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了。”
目前全球近百年的温度平均升高是0.75摄氏度。而中国是1.1度,显然高于这个数字。对此,祝从文的解释是,全球气温的计算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温度是升高的,但海洋的温度是下降的,0.75只是一个平均值。
祝从文说,全球变暖趋势,主要以北半球最为明显,而在北半球全球变暖主要有三个中心:亚洲北部、北美和欧洲。为什么是这三个地区,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2007年的全球气候报告也只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解释,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原因。
而这三个中心,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中国北边欧亚大陆的贝加尔湖地区,这里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4摄氏度。可以说,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以这里为中心呈发散状。对于中国,靠近这个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在近50年里平均气温升高了3.5摄氏度。基本上变暖的趋势从东北向华北发展,在1995年以后,这个趋势开始向西南方向拓展。”
中国地表温度平均升高1.1度,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水资源的短缺。研究表明,我国的干旱趋势处于扩大的态势。祝从文说:“目前,这种状况对于城市用水的影响还不明显,因为城市用水有政府调控,还不是问题。主要的影响是大气中水汽的供应,这是淡水的一个主要来源。在过去的50年,我们每十年的夏季平均降水少了20毫米。对于北方来说,降水主要是在夏季,夏季降水减少对于水资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1995年、1996年之后趋势更加明显。”
祝从文说:“北方夏季降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每年季风将南方的水汽带到北方,但是北方气温的升高,导致大气环流改变,使南方水汽无法到达北方,因此,我国常常发生南涝北旱的现象。而近十年情况又有变化,就是北方旱,南方也旱,我国整个的水汽减少加剧。”
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沙尘天气,气旋将沙尘带到下游地区。“不过北部的贝加尔湖地区气温的升高,抑制了气旋的生成,减少了沙尘天气的频率。”祝从文说:“根据我们对近50年的天气观测,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也呈下降的趋势。”
2007年的全球气候报告称,全球变暖,再上升2摄氏度就达到了极限,可能导致更多的极端天气发生,并会导致冰川大面积融化,威胁到沿海及一些岛国人类的生存。祝从文说:“自然有自我恢复的能力,历史上,全球气候都有过变暖的时候,但是通过自然调节再降下来。而上个世纪的气候变暖由于加入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对于自然调节的结果就很难量化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然调节是可以恢复人类破坏的生态,气温可能也不会超过极限。”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