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效仿大人虐猫(图)
2009-07-01 09:42
济南时报 评论0条
“是用水煮,还是用火烤,或者从18楼扔下?”这是我市东部某小区,几个七八岁孩童在玩耍时,制定的一桩“杀猫计划”。
虽然,这桩计划在热心市民的干预下最终以流产告终,但它留给社区居民的冲击,依然在继续……
一桩流产的“杀猫计划”
近日,家住东部某小区的市民石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桩流产的未成年人杀猫事件。一天晚上7点,石女士到小区里遛弯儿,发现同住一小区的几个男孩捉住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用水煮!”“不,该用火烧它!”“干脆,从我家住的18楼上扔下来。”几个七八岁小孩,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
石女士回忆,当时她还不太明白孩子们说的是什么。等她听明白,他们是在商量如何处理这只小猫时,不禁吃了一惊。
随后,一男孩开始用脚使劲儿踩小猫的头部;又有一小男孩拿塑料绳拴住小猫的脖子,使劲儿勒住;接着,为了防止小猫逃走,他们开始把猫往身旁的树洞里塞。
实在看不下去的石女士,开始阻止孩子们的行为。颇费了一番工夫,她才把这只奄奄一息的小猫救了出来。
虐猫背后是社区大环境
在这桩流产的“杀猫计划”背后,是否还存在着更深的社区大背景?
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探查发现,一些未成年人虐待流浪猫的行为比较常见。一些孩子不仅会用石块,投掷小区内的流浪猫,甚至会纵容自己家里养的宠物狗去追咬流浪猫。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询问了一些未成年人的看法。有的孩子表示,现在狗比猫贵,宠物狗非常值钱;流浪猫是没有家的,是很低贱的。“我们家的狗值好几千呢!这些猫没有主人,我们欺负它,也没有关系。”一8岁的小学生说。
记者发现,不少有虐猫想法的孩子都带有模仿的痕迹,他们或是从电视里,或是从家人那里,或是从社区的生活中发现过虐待流浪猫的行为,从而跟着学。同时,男孩们经常扎堆游戏,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其他一起玩耍的孩子也会效仿。
“厌猫族”和“爱猫族”暗战
如今在不少小区内部,在处理流浪猫的问题上,成年人也会形成两个派别———“厌猫族”或“爱猫族”,两个族群时常发生暗战。
一些讨厌流浪猫的居民表示,流浪猫繁殖非常快,不少小区内甚至有流浪猫泛滥的现象。“这些猫身上通常有虱子和病菌,而且每到发情季节,那种叫声太招人烦了。”一名男市民就对此深恶痛绝,“我恨不得流浪猫全部死光!”
同时,也有很多居民对这种想法表示了鄙夷,他们是喜爱流浪猫的族群———“爱猫族”,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市民。在一些小区内,甚至会有市民组织起来集中喂养流浪猫。
家住历山路上的李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不仅家中养着两只猫咪,还时常带着猫粮到小区内喂养流浪猫。“它们本来就没有家,如果再被赶尽杀绝,就太可怜了!”李女士说,每当她遇到小区里有人虐猫,都会上前阻止。
两种对待流浪猫截然相反的态度,还会在社区生活中碰撞生出“火花”。一些小区内的流浪猫,时常会一夜间全部消失无踪。还有的小区,邻里间甚至会为是否容留流浪猫,大打出手。
“我们住的小区里,几个妇女喂流浪猫,惹怒了一个男邻居,双方打架,最后把警察都叫来了。”市民张先生说。
孩子虐猫或致缺乏同情心
“厌猫族”与“爱猫族”的斗争仍在继续,而一些居民也对发生在未成年人虐待流浪猫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忧虑的情绪。
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心理咨询师丁祺表示,从未成年人虐猫事件上,反映出的是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七八岁的小男孩认知能力还有限,他们的道德观念正处在成形的过程中,所以他们通常是在模仿大人如何做。”丁祺介绍,可能这种行为,在部分大人眼中,只认为孩子是调皮、好奇心所致,“其实不然,这种虐待行为会导致孩子们将来缺乏同情心、责任感甚至产生对他人冷漠的态度。从现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孩子们也在培养将来对待人的情感。”
丁祺说,如果大人发现孩子有虐待动物的倾向应加以阻止,“首先,要立即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同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让他去关爱动物,培养他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这往往需要大人通过言传身教,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据悉,中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目前已完成,其中规定,如伤害动物将视情节处以不同金额罚款;如虐待动物致死,将负一定的刑事责任。
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虐杀动物不仅有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会增加其今后违法犯罪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