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2.2萬平方米倉庫的貨架上,雜亂無章地擺放著互不相關的書和不同種類的貨品——幾本計算機書籍會跟幾本文學書擺在一起,而毛絨玩具旁邊卻塞著塑料餐具,這些雜亂放置的貨品總數量達到800萬件以上之多。
這是卓越亞馬遜在蘇州的庫房。「亂」,映入參觀者眼簾的一切,總是迅速激發起這個結論。
顛覆了貨物和書籍應該分類有序擺放入庫的「常識」,而這就是卓越亞馬遜的新變革——從美國總部引進對接的隨機擺放、隨機存儲系統。「這只是卓越亞馬遜新變革的一部分。」卓越亞馬遜總裁王漢華表示。
隨機的效率
和通常的倉庫相比,卓越亞馬遜倉庫裏的所有貨物都是隨機擺放的,而不是像圖書館一樣按照種類劃分貨架擺放位置。
「競爭對手即使知道了也沒法馬上照樣改好。」王漢華表示,這涉及到整個IT系統的建設和業務流程的改革。
目前,卓越亞馬遜的倉庫是完全按照美國亞馬遜的模式和流程設置的,所有的貨物都是按照節省空間的原則隨機擺放,但這種雜亂無章的擺放,既能提高分揀工人的效率,也能提高訂單配置工人的效率——但前提是,需要IT等系統的整體配合,而這些系統都是亞馬遜自己開發的。
當貨物從供應商送到卓越亞馬遜的倉庫後,分揀工人只需要用手持設備掃描一下貨物的條碼,就可以隨手將貨品擺放在合適的貨架格子裏,但與此同時,貨物所在的貨架格子的唯一編碼也被掃描到裏面去。
與之相比,傳統的模式下,員工上貨的時候必須把書放到固定的位置。而由於倉庫面積很大,按照類別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取貨,揀貨速度很慢。而隨便擺放後,一是省空間,因為可以見縫插針式地擺放,不用預留空間,二是省時間,使得物品上架很快。
而且,在需要把圖書和物品挑揀出來時,員工只需用手持掃描搶掃描訂單後,手持設備會自動計算出最快的路徑,告訴員工這些貨在幾號貨架幾號櫃子取。比如一張訂單上既有圖書,又有玩具和數碼產品時,IT系統就會幫助揀貨員工計算出在倉庫中最為省時的路線。
因為卓越亞馬遜的倉庫面積很大,商品幾百萬件甚至上千萬件,而上線此系統後,每個訂單可以節省兩三分鐘,而每天有幾萬個訂單累計起來,整個訂單處理速度比原來提高了三到四倍。
透明供應鏈
「做B2C就是要靠一點點的微小積累,改善用戶體驗,吸引消費者。」王漢華表示,事實上,每一點微小體驗的改善,背後都是卓越亞馬遜後臺經歷的一次業務流程變革,提升供應鏈效率。
比如,最近用戶在卓越亞馬遜下訂單後,頁面會顯示出具體的送貨日期,而以前僅是顯示此商品有貨或沒貨。因為卓越亞馬遜和部分供應商進行了IT系統對接,當卓越亞馬遜接到訂單後,立即通過IT系統傳給供應商,對方會將貨物盡快送到卓越亞馬遜的倉庫。
除了卓越亞馬遜自建的物流隊伍進行配送以外,大部分與之合作的物流企業也將從自己與卓越亞馬遜對接的IT系統裏看到需要配送的訂單情況,到倉庫去取貨。在由IT構建的透明供應鏈裏,卓越亞馬遜能看到所配送的貨物處於物流公司的哪一個環節。
王漢華認為,在B2C的競爭中,體現在客戶體驗上就是每個細節的爭奪,比如說商品盡量比別人便宜一分錢、兩分錢,送貨要快一小時等等細節。
例如,現在卓越亞馬遜消費者簽收時的快遞確認單,從三層復寫透紙打印的送貨單改成了單張鉛印版。他們要盡量減少由於打印字不清而造成的錯遞、遲遞事件,這樣用戶的體驗好一點,對卓越亞馬遜的黏性就多一點。
從去年開始,卓越亞馬遜開始從圖書在線銷售商轉型為百貨在線零售商。
卓越亞馬遜喜歡這樣介紹自己,他們是蘋果iPod在中國最大的分銷商、Zippo打火機最大的分銷商。
四年中,卓越亞馬遜的商品數量增加了40倍,現在超過了100萬種。但這並不能讓王漢華感到滿足,受制於物流,大件商品、蔬菜、生猛海鮮還都不能列入產品目錄。
對比之下,亞馬遜在美國已經開始賣海鮮了。
卓越亞馬遜內部每年有一個提高的指標統計,比如送貨速度、庫存的比例、缺貨率,而在競爭上最終還是體現為用戶體驗的競爭。
「比人家快一個小時到一天,這就是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問題。」王漢華關註基本功的問題,卓越亞馬遜有三個倉庫,接著的問題是,這三個倉庫都應該放些什麽,這將涉及到供應鏈的安排是否科學的問題。(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孫琎)
【更多內容請關註科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