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邮电通信业在不断拓展中快速发展。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通信产业在不断拓展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飞跃发展,电信业务丰富多彩。
以下为报告文章的通信部分,有关邮政部分删节。
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保持了快速发展,邮政从传统步入现代,业务量持续增长,电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网络体系,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加快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邮政业务快速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略。
二、通信能力飞跃发展,电信业务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通信能力建设取得飞跃发展,综合通信能力迅速提高,电信业务快速发展,并向各领域迅速拓展,电话普及程度快速提高,电信业已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电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一)快速突破电信网瓶颈,通信能力迅速提高
从1978到2007年的30年间,我国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2007年我国电话网络规模在世界排名,从1985年的第17位跃升至第1位。
电信投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小、技术层次低、通信质量差,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的客观需求相比,电信通信能力存在着巨大差距。1978年,9亿人口的中国只有电话交换机406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116万门,尚不及仅400万人口的香港地区;电话普及率比当时非洲国家的水平还低。面对新形势对电信的旺盛需求,电信部门逐年加大投资规模,30年来,我国电信业年投资额从1978年的2.6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2370.1亿元,增长900多倍,年均增长26.5%。
固定电话通信能力明显提高。到2007年底,我国固定长途业务电路达到321437个2M;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增加到1709.2万路端,比1978年增长8545倍,年均增长36.6%;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1034.6万门,比1978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长18.1%。
移动通信能力飞速发展。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我国经历了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移动交换机容量从不到3万户猛增到2585.7万户,10年间增长861倍。从1998年到2007年10年间,移动通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移动交换机容量新增82910.4万户,10年间增长32倍;到2007年底,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5亿户,19年年均增长71.6%;移动长途业务电路达到1458271个2M。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光缆骨干网建设,到2007年底,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7.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2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159.6万公里。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成并开通了中日、中韩、亚欧等多条国际陆地、海底光缆,为运营商国际业务的传送提供了足够的传送带宽。同时在2001年我国互联网开始大发展,互联网容量相应呈现爆炸式增长,特别是互联网宽带容量发展非常迅猛,2007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8539.3万个,4年年均增长47.5%;拥有地面通信卫星地球站点1265个。
(二)固定和移动电话齐头并进,电话用户世界第一
固定电话快速发展。30年来,固定电话逐步由少数人享受的通信便利扩展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广大农村电话用户数迅速增加。到2007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6563.7万户,比1978年增长了188.9倍;其中城市电话用户达到24859.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达到11704.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7.8部。
移动电话发展迅猛。1987年,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移动通讯阶段。移动通信的出现和发展,彻底地改变了我国的通讯格局和人们的生活,自此以后,移动电话用户扩张迅速,到2007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由1988年末的0.3万户增加到54730.6万户,年均增长89.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1.6部,超过固定电话13.8个百分点。
电话用户数跃居全球第一位。由于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几乎实现同步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拥有电话用户数(包括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迅速增加,达到91294.3万部,是1988年的192倍。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每百人0.4部,提高到2007年的每百人69.5部。
(三)电信业务快速发展,新兴业务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务向各领域迅速拓展,普及程度快速提高。电信部门在发展固定电话业务的同时,以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国际通信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电信新业务,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新业务不断涌现。
电信业务总量持续快速增长。30年来,电信业总体上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固定、移动和数据用户的迅速拓展,拉动了电信业务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8591.3亿元,比1978年增长1500多倍,年均增长28.8%;年收入规模已从1978年的7.3亿元扩张到2007年的7398.6亿元,年均增长27.0%。
通话总量增势迅猛。随着电话用户的不断增长和电信业务服务资费水平的下降,通话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移动电话通话量,从2000年至2007年发展非常迅猛。2007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达到6771.4亿次,固定长途电话通话量达到1040.6亿分钟;移动本地电话通话量达到21488.8亿分钟,在2000―2007年的7年间增长91.3倍,年均增长90.9%;移动长途电话通话量达到1572.5亿分钟,比2000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89.8%;IP电话以其价格低廉的优势,其通话量快速增长,2007年通话时长达到1494.9亿分钟,比2000年增长46.5倍,年均增长73.6%。
增值电信业务逐渐成为电信业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我国增值电信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发展非常迅猛,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2007年,基础电信企业增值业务收入达到1487.2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0.1%,成为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2007年间,移动短信业务发展迅速,成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第一大支柱,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45.8亿条,5年年均增长59.1%。中国移动的彩铃、WAP、中国联通的“掌中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也迅速发展,为增值业务快速增长发挥了较大作用。
(四)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大力发展基础电信业务的同时,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电信部门加快数据通信、信息服务等新业务的发展,开办了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会议电视、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等新业务。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中国公众互联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末,网络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的所有地区和大部分乡镇,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人增加到2.1亿人,居世界第2位;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1.6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由1997年的0.1%上升到16.0%。
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368927Mbps,10年增长14524倍;我国IP地址数已从2001年底的0.2亿个增加到1.4亿个,全球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3位;域名总数达到1193.1万个;其中国家CN域名在2007年里,以每天增长2万个的速度迅速崛起,已达到900.2万个,3年里增长20倍,创下了世界域名史上增长奇迹;网站数由2000年的26.5万个增长到150.4万个,年均增长28.1%;网页数达到84.7亿个。网民可以享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热潮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极大程度地融入相当一部分人群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之中。2006年中国各级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5.6%;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99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随着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发展环境逐年改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到2007年底,我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达到22.1%;电信运营商开发建立各类涉农互联网站超过6000个,我国已跨入信息时代。
经过3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邮电通讯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望历史,邮电通信业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和各领域,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同时也要看到,邮电通信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与快速提高的服务能力相比,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比较滞后,规模的扩张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同时带来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问题,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项活动的增多,应急通讯和重要通信保障还不到位,电信行业的垄断和竞争激烈并存,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展望未来,邮电通信业前景光明,随着邮电通信改革的深入、技术水平的提高,邮电通信业的服务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