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百度竞价排名“祸根”没有得到根治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8-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顾洪洪) 百度竞价排名问题近日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各界的问责之下,百度就帮助虚假医药信息推广一事对外发布了道歉信,开除了被曝光的违规员工。但截至目前,百度却并未就是否取缔竞价排名模式做出明确回应,开除违规员工也仅仅作为平息公众愤慨的一种手段,竞价排名这一“祸根”却没有得到根治。

竞价排名固有的花钱可以改变搜索结果这一弊端,能随着个别作假员工被开除得到改善吗?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的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这场百度竞价排名风波彰显了目前对竞价排名这一隐性搜索广告形式监管的缺失,特别是法律监管的缺失。百度的根本问题在于其竞价排名的经营模式,绝不是开除一两个员工所能解决的。

京师律师事务所刘淮扬律师说:“被媒体曝光前,百度存在大量的虚假医药推广竞价排名。被曝光后,百度紧急删除了上千条虚假信息,被辞退的员工当时所采用的行为准则是百度内部审核就可通过的规定,在无法律监管的前提下,这或许形成了企业运营的一种潜在规则。很显然,百度上成千上万条虚假医药信息与其他非法信息是这两个员工无法完成的。”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张樊认为百度的竞价排名就是一种变相的广告,因此广告法对其也适用。他说,百度开除员工并不能免除自己和被开除员工的法律责任,应按照广告法第三十七条所规定的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对百度进行追查、监管。同时,他还呼吁受百度虚假广告上当受骗的消费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比如,可以请求民事赔偿;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机构也应介入到百度的虚假广告事件中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