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科考队员在一处废弃的罗布人房屋旁工作。
当日,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研究员率队造访三河口冲积扇上芦苇屋。作为罗布人迁徙生存的一处遗址,这里的兴衰足以见证塔里木河历史的变迁。这些芦苇家居一套套分别搭建在冲积扇中略高处,因为沙丘的堆埋,这里看上去越发显得高些。每套房屋间数不同,可能是家中人口和财富的不同所致,其中一间芦苇屋的门口甚至还半埋着破朽的裤子。芦苇屋分布在方圆两公里范围内,这里是一处罗布人曾经的渔村,也就是罗布人所说的“阿不旦”。阿不旦的意思是“适宜定居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处已经废弃的罗布人房屋,墙体主要由芦苇制成(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一处已遭罗布人废弃的房屋(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新华网新疆罗布泊12月3日电(记者张鸿墀、赵戈)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研究员2日率队造访三河口冲积扇上芦苇屋。作为罗布人迁徙生存的一处遗址,这里的兴衰足以见证塔里木河历史的变迁。
出罗布荒原南部的若羌县城,向北约80公里的荒漠区域是被称为“草库勒”(库勒:维吾尔语即湖的意思)的地方。历史上,发源于阿尔金山的米兰河、若羌河、瓦石峡河三河自北向南,汇聚在此,形成平坦的冲积扇,最后和北来的塔里木河、西来的车尔臣河共同汇入台特玛湖,台特玛湖成为这些河流的尾闾。台特玛湖与罗布泊之间有河道相通,湖泊相连,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塔里木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湖周植被枯死,生活在此以捕鱼为生的罗布人只得逆河迁徙。消失了生命的“草库勒”在狂风之下,流沙肆虐。
密密匝匝的芦苇根留下了大湖里曾有密不透风的芦苇荡的痕迹。当年风起时必是苇叶摇曳、苇絮纷飞;如今风起,只是尘扬沙流。芦苇根止不住沙丘的移动,即便是罗布人当年为安乐窝编造的密实的芦苇墙,在风与沙的夹击下,也只能勉强留下了依稀的家居轮廓。
这是一处已遭废弃的罗布人房屋,屋内有罗布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12月2日)。
当日,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研究员率队造访三河口冲积扇上芦苇屋。作为罗布人迁徙生存的一处遗址,这里的兴衰足以见证塔里木河历史的变迁。这些芦苇家居一套套分别搭建在冲积扇中略高处,因为沙丘的堆埋,这里看上去越发显得高些。每套房屋间数不同,可能是家中人口和财富的不同所致,其中一间芦苇屋的门口甚至还半埋着破朽的裤子。芦苇屋分布在方圆两公里范围内,这里是一处罗布人曾经的渔村,也就是罗布人所说的“阿不旦”。阿不旦的意思是“适宜定居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张鸿墀 摄
12月2日,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研究员在分析罗布人房屋所用芦苇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鸿墀 摄
12月2日,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研究员在分析一条罗布人曾经使用过的裤子。新华社记者 张鸿墀 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