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拍到雪豹(图)
2008-11-25 09:53
北京日报 评论0条
日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区的冰川、冻土分布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考察的途中,意外拍摄到了我国珍稀动物——野生雪豹的照片和一段录像,这成为此次科考活动的又一收获,证明我国青藏高原南部高海拔地区存在雪豹。这也是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区首次拍到的野生雪豹照片。
据考察队负责人谢昌卫博士介绍,本次考察以冈底斯山区帕龙错湖区为重点考察区域。他们对郭董冈日高山冰川、多年冻土分布、湖区生态环境等考察结束准备收队的途中,在海拔5100米帕龙错湖区南面草地上发现一只独行的雪豹,考察队员感到意外且惊喜,并从不同角度对雪豹进行了拍摄,拍摄到的照片大概有30多张,还用相机摄像功能拍摄了1分多钟的录像。
据悉,雪豹被称为冰峰雪原之上的“冰原隐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雪豹主要分布在中亚的12个国家,目前全世界现存的雪豹种群数量估计仅有3500只。中国是雪豹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雪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新疆的高山地带。其中,新疆雪豹数量占全世界雪豹总数的1/4。近年来,有报道说在我国天山山区和祁连山山区有野生雪豹出现,但从未有在青藏高原发现野生雪豹的报道。此次考察发现雪豹踪迹将会对我国雪豹的分布区域提供有力证据。据《科学时报》
新疆牧民捡雪豹养半年
相对于在青藏高原上的行踪难觅,雪豹在新疆的最近一次现身颇为“离奇”——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竟然在一户牧民家里被当作“宠物猫”养了半年。
今年5月10日,新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村牧民张培伟在山区放牧时捡回一对酷似草原斑猫的小动物,并把他们当成宠物饲养,没想到这两只“斑猫”越长越像豹子。后经专家认定这两只“斑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
放牧时捡到“草原斑猫”
据张培伟回忆,5月12日上午11时左右,他在离乡政府以北约60余公里处的塔勒夏提峡谷放牧时,突然发现附近一片草丛在晃动。他走过去拨开草丛发现两只毛色灰白、身上略有小斑点,像狸猫一样的两只小动物在爬动,身上被雨淋得湿漉漉的,冻得浑身发抖。
张培伟当时以为是草原斑猫的幼崽,就把它们揣在怀里拿到自己帐篷里放下,并喂了些干粮和水。三天后他开着拖拉机下山,就把两只“斑猫”幼崽放到一只装鲜奶的纸箱子里带回了家。
之后,张培伟的母亲就把两只幼崽放在卧室里当宠物养,每天喂牛奶、干粮或米粥之类的食物,养到2个月之后,它们体形逐渐长大,尾巴特别长,体貌越来越像豹子,后来担心会伤人,就把它们转移到后院的羊圈里饲养。
“斑猫”竟吃掉活羊
今年7月的一天,张培伟到羊圈里给“斑猫”喂食,发现羊圈里的一只小羊羔被吃了,地上流了一摊血,羊皮被撕烂、肉吃得一干二净。他非常吃惊,因为草原斑猫是不吃活羊的,这对“斑猫”居然敢吃活羊。
之后,他开始怀疑草原斑猫很可能是雪豹。自从小羊羔被吃掉后,两只雪豹就不再吃干粮一类的东西了,只吃肉,张培伟一家只好买些肉或放上几只活鸡让它们捕食,羊圈里也不敢圈羊了。
如今这一雄一雌雪豹体重已达15公斤,每天需四五公斤鲜肉喂养,张培伟已难承担雪豹的“伙食”供应。但是雪豹作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既不能出售,又不宜放归自然,加之在本地也没有合适的救护地,只能由他继续养护着。
民警民兵24小时保护
“这几天它们(指两只雪豹)见的人太多了,吃的也明显减少了。”近日,张培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可以听出,电话中很吵,没说几句,他匆忙挂了电话。
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党委书记时来升告诉记者,自从本月中旬张培伟养雪豹的事被报道后,国内20余家媒体先后来采访,闻讯而来一睹雪豹真容的参观者更是多达上千人。雪豹因为见的人太多,受到惊吓,食量明显减少,精神状况也不好。
为了使雪豹少受外界干扰,伊宁县林业派出所、喀拉亚尕奇乡先后组织了10余位民警、民兵对雪豹实施24小时保护,拒绝外来干扰。16日下午,伊宁县林业局还在雪豹住的房间安装了红外线电子监测器,张培伟在卧室里就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器随时观察到雪豹的情况。现在,两只雪豹的精神状况已明显好转,当天它们吃了5只鸭子,情绪也稳定了很多。
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史军告诉记者,考虑到当时两只雪豹体弱幼小,而且张培伟收养雪豹已4个月,雪豹适应了张家的环境,所以才让张培伟暂时先养着。等雪豹身体条件允许,再运到新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最后择机野放。东方IC供图
张培伟可能撒谎
“放羊误捡山猫,长大惊变雪豹,这个故事非常具有新闻性,但与华南虎事件一样,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可能是一个骗局。”多年从事雪豹研究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马鸣认为,张培伟捡到雪豹时可能就知道它们是雪豹绝非山猫,张培伟对媒体和公众可能撒了谎。
马鸣认为,尽管山猫与雪豹同为猫科动物,但此猫非彼猫,即使是刚生下的幼崽,无论大小还是长相,两者都有本质区别。
按照常理,雪豹的栖息环境主要在海拔高度为2000至60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夏季栖息地的高度大多在海拔5000米左右。按照张培伟的说法,他捡到雪豹的时间为5月12日,即伊犁河谷的初夏,这时候雪豹的生活栖息地应当在海拔4000至5000米。从常理推断,牧民放羊不可能将羊赶至如此高海拔的地方放牧,更何况张培伟放牧的羊是绵羊而非善于攀爬的山羊。
针对有些媒体提出这几年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可能让雪豹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变,马鸣认为这更进一步证实了张培伟捡拾雪豹的不可能性,因为雪线上升意味着雪豹要去更高的地方建自己的巢穴,而不是到海拔更低的草原上安家落户。
张培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在离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不足1公里处放羊时在草丛中捡到两只雪豹的,从当时小雪豹可爱的样子判断应该是出生不久,也就是说它俩离开母亲怀抱没有多长时间。
针对这一说法,马鸣认为,事实上,居住环境极度隐匿的雪豹通常将巢穴建在峭壁岩洞中。雪豹在草丛中筑巢,从目前科考研究中尚未发现。另外,如果的确像张培伟所说的那样,小雪豹发现地距离他住的地方不足1公里,且与放牧的地方近在咫尺,为何母豹放弃幼崽外出觅食舍近求远去打野味而让山坡上散牧1个多月的羊群安然无恙?
马鸣感慨,如此漏洞百出的弥天大谎竟然有那么多人相信!作为一名从事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学者,自己有义务表达观点和立场。
专家的话并不代表惟一的可能
针对专家的种种质疑,张培伟一再解释自己的确是在草丛里捡拾到雪豹,草丛是那种高原岩石带上并不平坦的草丛,海拔大约在3000米以上。张培伟认为,之所以专家对他捡拾雪豹的行为产生怀疑是因为雪豹非常罕见,有些研究雪豹的专家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野外生存状态的雪豹,但他却遇见了这一对儿雪豹。
“你自己没见过不能说别人没遇到,你没看见不能说事实没有发生,雪豹不是为雪豹专家而生存和出现的,雪豹专家的话并不代表惟一的可能。”张培伟说,他听到过好几个乡里的老牧民说在山里看见过雪豹,牧民虽然不是雪豹研究专家,但因为生活环境在山里,他们见到雪豹的机会比雪豹研究专家多得多。
张培伟认为专家怀疑自己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人作证,他仅仅是一个牧民,没有雪豹研究专家具备的摄像摄影记录设备,如果有,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关于专家的质疑,张培伟的好朋友朱建成这样反驳:能不能这样猜测,5月12日,母雪豹在觅食途中的草丛里突然生下小雪豹?大千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凭什么雪豹就得像专家说的那样不能在草丛里生产?
本报综合报道 RJ206
雪豹,因居高山雪线附近而得名,又名草豹、艾叶豹。通常成年雪豹体长1.1~1.3米;体重38~75公斤,头小而圆,体型大小和外形与豹很相似,但体毛的长度、毛色、花纹,以及尾巴的形状等都与豹不同。
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的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是栖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的食肉动物之一,栖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约在6000米。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或以旱獭充饥。
图为中科院专家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区首次拍到的野生雪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