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年轻的美国夫妇艾力克和艾伦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克自治县。他俩同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艾力克研究语言学,艾伦研究比较文化。他们一面学习塔吉克人的语言,比较塔吉克人的文化,一面免费给县二中的学生和帕米尔宾馆的服务员教授英语,为县展览馆整理动植物标本,当图片翻译。图为艾伦(左二)在解答姑娘们的英语语法问题(资料照片)。
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外教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一名外教的作用远不止是带领他们学习一门语言,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为他们开启一种思维和学习的新方式。
1978年以来,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字,截至2007年,在我国讲学或工作的外国专家、外籍教师有40754名。在中国乡村,“洋教师”的到来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气息,使其拓展了视野;而“洋教师”们在启迪智慧、传播知识、交流文化的同时,也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教育30年的发展。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乡甲乙寄宿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青海湖畔。1994年8月的一天,这个学校的孩子们怀着好奇的目光迎来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师林达。林达边教学,边学习,为她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的博士论文《怎样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林达在教学生们唱英语歌曲(1995年摄)。
1995年,挪威教师卡尔·可诺温来到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乡,担任了这里甲乙村寄宿学校的英文教师,还给自己起了藏族名字“尕藏多杰”。这是卡尔和藏族学生在倒淌河乡甲乙村寄宿学校的微机室一起操作微机。这里的8台微机都他从香港募捐来的(资料照片)。
2003年10月10日,由民革四川省委员会中山学院和成都市光亚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的“乡村女教师英语培训班”在成都市举行开学典礼。参加这个培训班的30名教师分别来自四川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其他偏远的贫困县。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这些乡村女教师全部由外教授课。她们的全部学习、生活费用都由民革成员、办学者卿光亚先生资助。这些乡村女教师毕业后,使至少1.5万名农村儿童得到了英语教育。
2005年6月15日,美国青年李杰给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大金庄小学一年级(3)班的学生上英语课。李杰和另一名外籍英语教师是大金庄小学的“客座”教师,他们将定期为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上英语课。
2001年,天津武清区英华小学聘请了三位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师。外教们不但为几百名农家学生教授纯正的英语,他们带来的轻松、愉快、寓教娱乐的教学方式也令孩子们耳目一新。这是美国教师克里斯琴·金特罗(右一)和奥德丽·米勒在教授孩子们情景英语(资料照片)。2007年9月6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幼儿园的孩子把自己的绘画作品送给“洋教师”理查德。英国籍教师理查德2006年来到这家幼儿园任教,与中国孩子结下了深厚情谊。孩子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他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
2008年5月29日,来自美国的青年志愿者“王子”为灾区小学生上英语课。汶川大地震之后,“王子”和他的朋友来到四川省安县抗震救灾桑枣救助站,在帐篷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他们生动的教学让灾区孩子们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