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沪上遭遇“成长烦恼”(图)
2008-09-17 09:57
东方网 评论0条
导盲犬引领着盲人胡麟在愚园路上行走。刘定传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假日,家住长宁区的盲人夫妇徐淳和胡麟过得有点不开心。“本来想打车出去玩,结果司机看到纺如,马上就把车开走了。”
他们口中的纺如,是一条体态轻盈的黄色拉布拉多犬,更是一条经受了严格训练的导盲犬。今年6月底,它从南京警犬研究所“毕业”后来到上海,进入徐淳和胡麟的家庭;而它的“同学”卡杰则进入了另一户盲人家庭。
作为目前上海仅有的两条导盲犬,纺如和卡杰的到来,为盲人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喜悦,却也带来了不少“成长的烦恼”。
在家里,它是调皮孩子
昨天中午12点,记者来到徐淳和胡麟位于新泾镇的家,一踏进房里,纺如便热情地迎上来绕着记者打转,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舔记者的手。
“它很活泼,‘门槛’精得很。”一旁的徐淳轻轻拍了拍纺如,语气充满欢喜,就像在谈论自家调皮的孩子。
徐淳夫妇与纺如的结缘,源于去年3月上海市残联和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共同启动的导盲犬训练项目。经过严格的训练,祖籍德国、生于南京的纺如和另一条拉布拉多犬卡杰一起,从将近20条候选犬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上海家庭的首批导盲犬。徐淳和胡麟第一个向户口所在的静安区残联提出了申请。
申请获得批准后,今年6月,夫妇俩到南京警犬研究所和纺如进行18天的默契训练。“要把自己完全交给它,开始心里没底。带着它走了两趟之后就觉得蛮好的,哪怕我一边走路一边打盹也不要紧。”徐淳这样回忆自己和纺如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家里的纺如,和一般的宠物狗没啥区别:徐淳和胡麟在自己卧室一角的地上铺了块垫子,权当它的卧榻。门外小天井里的狗笼则是纺如犯错误后的“小黑屋”,有时候它自己知道错了,就会很自觉地钻进去呆一会儿。每天夜里一、两点钟,纺如和主人一起入眠,到了第二天上午九、十点钟,被尿憋醒的纺如就会叫醒徐淳带它出去遛弯。
上班时,它是明亮的眼睛
下午1点钟,徐淳和胡麟出门上班的时间到了。穿戴完毕的纺如一扫先前的调皮劲头,笔直地站到门口,随着胡麟一声“GO”,迈步走出了家门。
纺如进入徐淳和胡麟的生活,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夫妇俩出门感觉踏实多了,“特别是去陌生的地方,或者是上下台阶的时候。”在盲人按摩院工作的徐淳和胡麟,每天都要乘坐地铁二号线。记者发现,从徐淳、胡麟的家到地铁站,虽然行人、车流不多,但上上下下的台阶不少,纺如每到一处台阶就会立刻停下提示胡麟,胡麟说“GO”它才会继续往前走。而从地铁站出来到位于愚园路的胡麟单位的一段路上,人行道狭窄,人流众多,还停了不少自行车,纺如不仅自己能轻巧地绕开障碍物,还为身边的胡麟留出从容通过的空间。
不过,不满两岁的纺如也有不专心的时候。同类的身影,或者小孩子的声音,都会引起它的注意,让它频频回头,放慢脚步。这个时候,胡麟就会轻声催促它:“纺如,GO,纺如,上班要迟到了!”纺如就会立刻加快脚步。
对于胡麟和徐淳,纺如不仅是他们的眼睛,更像他们的孩子。“有了它,我们的生活里多了很多欢乐,出门不仅踏实,也不寂寞了。前段时间我得了肾结石,它就一直陪着我。”
“纺如们”出行仍有困扰
然而,纺如的到来,也让徐淳和胡麟的生活里多了很多不自由。夫妇俩第一次带纺如去逛商场和坐地铁时都被拒之门外,理由是《上海市犬类管理办法》规定,除领证、检疫、免疫接种和诊疗外,禁止携带犬类进入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只有执行任务的警犬才能放行。后来虽然静安区残联和长宁区残联分头召开了协调会,但也只解决了徐淳和胡麟在家附近购物和上下班交通的基本障碍。由于这些条文过于笼统,许多公共场所仍然对纺如们说“不”。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混乱的交通状况也困扰着纺如,影响了它的工作状态。胡麟告诉记者:“经常在我们要过马路时,转弯道上的车辆都不让我们,只能一直等着,很不方便。”此外,和其他狗一样,纺如是色盲,每到一个路口它都要停下来,由主人根据车辆的声音来判断红绿灯之后给它“GO”或者“WAIT”的指令。然而当许多行人闯红灯时,就会让纺如不知所措。
记者了解到,除了纺如和卡杰之外,还有九条导盲犬目前在南京警犬研究所受训,准备训练结束后送来上海。然而,导盲犬计划在上海究竟能推广到什么程度,盲人们还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