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盲犬北京完美亮相(图)
2008-09-10 10:18
北青网 评论0条
Lucky来京前与驯养师宋雅楠在大连依依惜别
9月6日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与平亚丽一起进场的Lucky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加拿大运动员的黑贝导盲犬
葡萄牙运动员和导盲犬Nida在一起
Star和它的驯养员孙显龙。Star在开幕式上陪伴运动员李端入场
中国导盲犬在大连基地接受训练残奥会开幕式两条中国训练的导盲犬出现在国家体育场———
人们将难以忘记这样温暖人心的一幕: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残奥历史上首金得主平亚丽,在一只导盲犬的引导下完成了倒数第二棒的火炬传递。“鸟巢”内炫目的灯光,数万观众的欢呼,导盲犬却旁若无人,只顾陪着主人向前走去。上台阶时,它还回头看了看主人。
这只一夜成名的导盲犬,名叫Lucky(好运)。北京残奥会为更多需要导盲犬的盲人、为中国导盲犬事业,开启了一条光明之路。
■两条中国导盲犬顺利演出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许多国外的运动员使用了导盲犬。而那时,中国的导盲犬培训工作还一片空白,更别说为盲人运动员参赛服务了。
这刺激了一个人,就是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王靖宇。这位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博士动了念头:难道北京残奥会时,中国盲人运动员还不能有导盲犬吗?况且,中国有1200多万盲人,他们的生活同样需要导盲犬的帮助。王靖宇决定站出来,培训中国人自己的导盲犬。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成了“中国导盲犬之父”。
导盲犬不属于实验用动物,因此不能占用学校的经费。因此,王靖宇自己出资,花5000元从宠物狗市上买回了一只名叫“石头”的犬,同时查阅资料,开始摸索着培训导盲犬。培养导盲犬必须将幼犬放在家庭中寄养,让幼犬和人有相互依赖的感情。于是,王靖宇在自家的客厅搭了狗窝,像对待孩子一样耐心地训练“石头”。后来,他又买了两只幼犬。当幼犬长至1岁时,放到学校进行培训。
2006年5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权,“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在大连医科大学正式挂牌。这是中国大陆首个导盲犬培训基地,为我国导盲犬驯养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7年5月10日,大连基地的导盲犬“沙沙”乘坐南方航空公司航班飞赴昆明,首次为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沙沙”的座位是在客舱,而非平常托运动物的货舱。为了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南航曾多次研究,并提供多项保障措施,他们解决的头号难题就是如何让乘客接受一只大型犬坐在自己身边。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除了Lucky,另一只导盲犬Star(星)则出现在中国代表团队伍中,它陪伴的是盲人跳远选手、雅典残奥会两枚金牌得主李端。而这一晚,王靖宇正在“鸟巢”附近的一个宾馆里,密切关注着这两只导盲犬的表现。他在开幕式之后终于舒了一口气:“我很紧张,也很欣慰,我们中国人培养出来的导盲犬在如此重大的考验面前完美亮相,经受住了考验。”
日本人从1938年开始尝试培训导盲犬,到1957年才获得成功。而中国人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让自己培养的导盲犬出现在了残奥会的舞台上,尽管其间充满辛酸,但每一次的跨越都令人欣慰。
■Lucky证件有效期到9月20日
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导盲犬的使用开了“绿灯”,这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汤小泉评价为北京残奥会筹办中的一个“突破”。
但据了解,Lucky等导盲犬获得的只是一个临时身份证件,有效期截止到今年9月20日。那么,残奥会结束之后怎么办呢?据悉,对此目前有关部门还在研究之中。
不过,话说回来,北京残奥会已经为中国导盲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毕竟,导盲犬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资料显示,现在约有2.5万只导盲犬在全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为视障人士服务,其中美国有10000只,英国4000只,德国1100只,日本960只,法国600只……而中国,这个数字是个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