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还在热议云计算、SaaS等话题的时候,IT巨头的研发战略已悄然转型,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研发雏形已经显露。
IT产业未来的竞争焦点,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云计算”,是“多核”,是“软件即服务的SaaS”等等。追求计算的“更快、更高和更强”,不断推出更适应用户需求的计算模式,是IT产业沿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路线。不管技术、模式、概念名称如何演变,但它们都有着共同不变的特征:一直是关于“纯计算”的追逐。如果我们把“云计算”、“多核”、“软件即服务”等看成是未来3-5年内的IT产业竞争焦点的话,那么3-5年之后,IT将转战其他战场,它将从给各个行业做背后支撑的纯计算产业迈向跨学科、多领域,甚至是超越计算机专业的复合科技。到那时计算机将与其他领域一起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尽管这一次浪潮的到来没有“云计算”和“SaaS”那样快,但是,全球的IT巨头已经悄悄地进行着布局和转型。来自IBM、微软、GE等IT巨头遍布全球的各级研究院零星项目的公布,正泄露着他们未来的研发秘密。中国产业应如何在这一轮变化中掌握先机?值得思考。
复合研究悄然而至
尽管追求计算的更快更高更强以及适应需求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的调整依然是今天IT巨头们的主战场,但他们已经在为下一个很快到来的新产业浪潮,做着相关研发的铺垫和准备。
2008年2月26日,IBM宣布与沙特阿拉伯合资成立研究院,将利用IBM的纳米技术进行联合太阳能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008年10月在IBM中国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仪式上,IBM全球研究院院长约翰·凯利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承认,IBM还将在全球各地以复合研发的方式建立多个合资研究院,IBM研究院正在改变原来独立的研发体系,以联合开发的方式进行更多跨学科研究,而研究方向则更侧重于民生领域。
2008年11月,IBM向全球公布“双五计划”(2008年3月IBM全球启动未来五年推动五项涉及智能能源、食品安全保障、手机支付、医疗科技的新业务计划,简称双五计划)第三期成果,包括节能太阳能技术将被用于沥青、油漆和窗户,能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水晶球,可以与人交谈并回答问题的智能网络以及记忆唤醒技术等等。2008年11月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微软全球研究院院长里克·雷斯特回答《中国电子报》记者问题时透露,微软研究院正在和全球大学共同研究改进环境、能源以及相关更涉及民生的科技。微软与瑞士、澳大利亚的大学合作了解冰川的改变,与医疗机构合作对艾滋病疫苗以及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与哈佛大学合作更好地理解大脑中的神经系统等。微软正在努力寻找解决能源、生物以及环境发展的新兴科技。
微软全球首席战略官克瑞科·蒙迪在今年11月与《中国电子报》总编对话时也同样透露,微软正在中国大力开发医疗与教育市场,而这些领域的技术研究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的机构就是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亚洲工程研究院。
去年11月IBM中国研究院公布了与广州中医院的联合研究成果,利用IT的术语技术、本体论、数据挖掘技术与可视化等技术与医疗知识结合,来提升中医的诊断效率。今年IBM中国研究院与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合作的关于中医医疗的系列项目也已经完成。
其实不仅仅是IBM、微软,其他IT巨头也都在非常低调地开始了各个关于民生领域的探索性研究。IT产业的这一次转型,未来是否会诞生一批新的GE或者新的飞利浦公司,充满了诸多的未知。
跨学科的民生科技
在协作创新的2.0时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模式来进行民生科技的研究?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了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他对记者说,某种意义上IT产业发展得不是较慢,而是超前于其他产业太多,我们需要回过头来,真正进入这些行业。李实恭认为,IT产业的研究经历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注兴趣的基础研究,第二个层次是关注产品功能的研究,第三个层次是关注用户需求的研究,而第四个层次是进入用户所在领域的研究。而眼下正是“进入用户所在领域”的时代。对于跨领域的关于民生科技的研发,李实恭认为,找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所以未来的研究不是基于“学院派”,而是深入到市场、用户领域,是一种开放式的研究。进入和融合正是民生科技的研究方法。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说,跨学科、多学科、融合学科,甚至超越计算机的专业,将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学科融合、交互、交叉,才能碰撞出更多、更新的技术和商业机会。
2008年11月,民政部举办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讨会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民政部门、灾区的相关需求机构、国内的各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发展基金负责人以及IBM、GE、思科等公司位于中国的全球研究院的负责人,IBM中国研究院李实恭博士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他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当汶川大地震来临时,高科技的技术在灾难面前显得很无奈,我们一直在追求计算速度更快更高、处理能力更强,可是当断了电,没有了通信,一切都无能为力。所以我想中国有大批的高等院校以及全球顶级的研究机构,我们应该集思广益为减灾做些什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些思路作科技和研究?比如计算系统的供电,能不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更节省成本、更可操作的人工发电,而不仅仅是风能、太阳能、机械发电等等,比如灾区的通信需要更小带宽、更高速、清晰传递,我们的计算未来应该向这方面去解决问题。”
GE全球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文军谈到,中国是灾难多发国家,应对灾难我们应该预大于防,需要有总体的规划和应对措施。减灾技术、减灾科技的研发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思路:对相关需求进行全面的规划,另外在需要的技术中,哪些是已经存在的,哪些是需要联合开发的和分工开发的。因为参加这个论坛,王文军听到来自民政部门、来自灾区的震灾一线人员的反馈。他想到了能量更高、安全性更大、更轻便的可携带的能源技术,“为什么不能利用做飞机引擎的思路和技术,飞机引擎要求更轻、更高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些技术都应该可以用在震灾减灾上,而这些技术GE就有,我们无需再进行重复的研发。”
其实从这次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讨会高峰论坛来看,在推进民生科技研发上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探索:需求方和研究机构直接对话,建立联合研究联盟,定期进行成果的分享,调动各方研究基金,整合各方资源,都将对跨学科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要实现跨学科的研究,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IT产业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其他领域的厂商拥有用户资源和市场资源。李实恭院长说,在这个意义上双方是互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谁主导谁。记者认为,中国产业尤其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也应该行动起来,借用全球IT巨头在中国的相关研发机构,投身到这场关于未来以联合创新为特征的民生科技浪潮之中,提前进行相关的布局。IT产业转型已势在必行,中国产业不能从起点上就落后。如何参与4万亿元市场建设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电信与传媒事业部总经理俞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我们来看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往往一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都是来自外行业的,也可以说企业的差异性其实都来自外行业。所以电信企业其实也到了需要跳出“唯技术论”泥潭,从根本的方法、模式、业务来重新审视的时候了。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而是整个产业都到了需要从根本出发点转变研发思路的节点上。他还举了国家招标体系的例子,中国现在很多政府采购,基本上每一个采购环节都有严格而透明的招标,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更大问题,即对投入产出比的评估,对项目的总体效果的评估,对业务影响力的评估。就如同对建造大楼的每一块砖、玻璃都进行了评估,但竣工的大楼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大楼项目的系统性、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却没有评估体系。我们的很多行业、产业在沿着原来老路一直不断前进,现在到了需要从根本出发点重新思考的拐点上。
这让记者想到了2007年在日本的一次采访。日方相关人士介绍,上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建设高速铁路,因为是地震多发国家,所以日本在铁路的设计之时,就全方位考量了所有环境问题,当震动或摇晃达到一定频率和强度时,铁路将自动感应,列车将自动在瞬间停下,避免列车飞出去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这其中就融合有传感技术、计算技术,而这些技术是他们在构建整合高速铁路之初就必须放进去的,成为整个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所以当我们来看中国正在启动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消费的项目时,我们发现,其中除了有大量的铁路公路外,还有更多关注民生的重大工程正在启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IT技术参与的机会。IT企业需要从源头开始更主动地进入这些领域中,提前进行布局和研发,未来的IT将不仅仅是信息化,它还有更复合的技术和产业形态。IT如何走进民生市场,未来的民生科技将如何演变,现在同样是中国IT产业需要从源头调整思路,更快速跟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