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欲以百万元出售怪鱼(图)
2008-03-03 22:52
都市快报 评论0条
从鱼鳃上能看出点名堂 金君/摄这两天,船老大李绍霜位于苍南县龙港镇的家,被附近几个乡镇赶来看“怪鱼”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的。
3月1日凌晨,李绍霜的渔船在象山港附近作业时,第一网下去,就打上来了这条很奇怪的鱼。“它全身呈浅乌褐色,长 1.2米,重15公斤。”在海上漂了几十年,对虾兵蟹将再熟悉不过的李绍霜说,“这种鱼还是头一次见到。”
李绍霜捕到“怪鱼”的消息,很快在渔民中间传开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渔民看了后,竟连连惊叹“这是黄甘(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温州人称黄甘),至少有50年没看到过了”。
黄甘的鱼鳔有“贵如黄金”的说法,十几年前,苍南县舥艚镇有人捕了一条六七斤重的黄甘,卖了十多万元。周围的渔民们像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建议,“六七斤重的黄甘十多年前就能卖十多万,现在物价这么高,30斤至少能卖个100万吧。”
“一条30斤重的鱼,能卖100万?”李绍霜不断问自己,仿佛中了头彩,难以相信,一下子蒙了,等他反应过来后,赶紧小心翼翼地把鱼放回家里,运来冰块冷冻好。当天晚上,李绍霜没睡好觉,怕鱼被偷走了,还怕坏掉了。
对于是否是黄唇鱼,民间的鉴别方法是:鱼被剖开后,如鱼鳔两侧有“胡须”,也就是侧管,则认定此鱼为黄唇鱼。水产专家认为,黄唇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鳔,剖开后就可以判断。
为了确认这条鱼是不是黄唇鱼,渔民们请来了专家。昨天,苍南县水产研究所工程师黄克蚕鉴定后认为,从外形上看,这应该是黄唇鱼。不过,毛鲿鱼的外形和黄唇鱼非常相似,要最终确认还得解剖。
怕解剖了不是黄唇鱼,严重影响卖价,李绍霜没同意。不过,以当地渔民们的经验判断,都觉得这条鱼毫无疑问是黄唇鱼。
这两天,除了来看稀奇的老百姓,还有不少鱼贩子,前前后后有十来批,本地一名鱼贩子看了后,当场出50万购买。按理说,50万的价格还是蛮诱人的,不过李绍霜没卖,他说想听渔民们的建议,100万才肯卖。
相关报道
去年4月初,广东省湛江市一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49公斤的黄唇鱼,随后被一酒店以58万元收购,酒店烹食了鱼肉,留下价值200万元的鱼肚不肯卖。
黄唇鱼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国的特有鱼种。
黄唇鱼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由于数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捞强度加剧,目前濒临灭绝。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捞黄唇鱼,视为上等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
整理:本报驻温州记者 甘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