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是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的创办者。
初识东软的人,往往会被东软独特的商业模式弄糊涂,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医疗设备、IT教育与培训等业务无所不含。其实,这些业务的背后没有一个能离开他们的核心技术领域——软件。当别人看东软经常使出“别人看不懂的招儿”时,刘积仁却依靠他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念悄然布局他的软件帝国。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所带来的压力,所有企业包括IT企业无不感到“冬天”带来的阵阵寒意,这其中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外包企业尤为甚之。
软件外包是东软的主营业务,刘积仁指出,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展现竞争能力的必上一课,中国企业应该把金融危机看着是一种机遇,并且,他把企业创新放在了议题首位。
刘积仁表示,过去对创新的理解是创造技术,今天的创新概念还包括成本、效率、客户需求等其他重要因素,所以开放式的创新已成为当前企业间必要的合作,应把内部不断改进和外部开放创新这两方面看做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重创新,推合作,既是对以往东软发展思路的重塑,更是对当前多重压力下的整个软件业发展的一大启示。这个“当别人悲观时更疯狂”的软件业领路人将如何化弊为利应对经济危机?中国的软件业又该如何逆流而上呢?“偏向虎山行”的欧美市场策略
放眼企业生存现状,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放缓等诸多因素对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外包企业的压力首当其冲。有观点甚至认为,在各大企业节流减出的应对趋势下,面向欧美市场的外包企业将面临生死大考。
但祸福相倚,欧、美、日等国家的经济低迷也暗藏中国市场新商机。由于来自国际市场的ITO和BPO需求量上升,中国将日渐从低附加值商品的“中国制造”向相对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转变,这意味着,全球IT服务业的市场中心将发生转移。
对此,擅于洞察市场走势的刘积仁颇有发言权。他将拓展欧美市场确定为东软上市后的发展战略之一,这早已在东软此前的国际化部署中一览无遗。
2008年6月16日,东软完成战略重组和整体上市,开启迈向国际化的新征程;6月17日,可容纳10000名软件工程师的东软大连河口园区投入使用,成为面向欧美、日韩软件外包的开发基地。“我们理解‘危’和‘机’是辩证的关系。”这恐怕可作为刘积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地瞅准欧美市场的最佳解释。
他表示,东软将加快与海外客户合作的步伐,将原来的开发外包升级为设计外包。金融危机给他的信号反倒成了一种扫清合作和投资障碍的新契机,包括加强与美国公司的合作,扩大日本市场的占有率等,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股神”巴菲特的两句经典名言。用在刘积仁身上则是,当其他国内企业悲观时,他会更疯狂。也只有在全球经济退潮的时候,他才能向业界证明,东软会独领风骚。经济危机带来的机会
刘积仁表示,从这场经济危机,可以看到正面的机会,乐观的看待软件外包行业。
首先,软件外包在国内,过去30年是平均9%点多的增长,IT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平均接近20%的增长。以这样速度来看,中国还是全世界成长性最好的一个区域,应该有信心。
第二,在金融危机下,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降低成本,很多研发费用首先是被削减了。在这个过程通过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包,包括在研发、基础技术的研究,包括面向中国新兴市场的产品开发,都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而合作双方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变得更加平等、更加互惠,更加容易促进这种合作。
第三,金融危机是全球资源整合的机会。许多特别有价值的包括一些公司,一些业务,事实上都已经到了最便宜的地步。在美国、在日本市场很多上市公司在IT和软件企业,在整体价值已经低于其净资产价格,这方面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全球资源整合的机会。
第四,目前是获得更好人力资源的最后阶段。一直说中国企业都出去比较难。从规模看,全球IT和软件特别是软件和服务消费,在中国只占在6%,也就是说94%在海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遇到第一个瓶颈就是人力资源,领导力的问题,这个时候也是中国企业更容易获得更好的团队、本地化的资源。可以把中国的国家的竞争优势我们国家成本工程师数量竞争优势和当地顾问咨询,接近客户方面优势做一个特别好的结合。
第五,经济危机是中国企业扎扎实实地做,改变自己核心竞争能力一个机会。以前,当日子过的比较宽松的时候,大概没有人学会如何过苦日子的本领。我想今天美国的金融危机,首先会改变美国人的消费文化,这是因为整个的资产缩水,每个人面对该怎样合理使用资金的问题。而我们中国企业由于过去高速成长,基本重心在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所以对包括人民币升值,包括客户在价格上的敏感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在这个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内部在创新,整个项目交付、服务、质量控制各个方面最基本的本领打造,使我们能够顺利渡过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最基本工作。
“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市场机会。”如同刘积仁在2008年给大家举起的奥运火炬一样,重要的是指明前进的方向。无论是行业解决方案,还是软件外包,甚至于办软件学校,刘积仁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强大的领导能力都给政府、媒体和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上市公司东软股份和刘积仁对中国企业和信息化行业的影响力就是在不断经营客户的同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