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潇湘厂新片《第一军规》,毛泽东形象的塑造,是我最为关注之点,这关系到整个影片的成败。
革命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的一大收获。革命领袖形象重新辉映于银幕荧屏,作为铭刻于人心的特殊历史符号,博得了人民大众由衷的欢迎与喜爱。毛泽东形象,从早期、中期至晚期,均有光彩的展示,古月、唐国强、王霙等人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贾云在2008年新片《第一军规》中饰演的毛泽东形象,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无论其形象气质还是精神个性的把握,皆显示了新的探求。
贾云的形象气质十分接近上世纪20年代的毛泽东。先前有些影片,可能受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斯诺一幅照片的影响——照片上陕北窑洞前戴军帽的毛泽东脸型尖长、瘦削,因此影视作品塑造早期毛泽东形象就追求那种清瘦感。而比照毛泽东1927年的图片,我感到,贾云的形态与之毕肖:浓眉大眼,中分的厚发,坚毅的圆脸。这个造型,易于让人接受,观众很快被带入那个年代。影片中,毛泽东首次亮相在湘南撤退路上,山野迷茫,观众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毛泽东说的是湖南话,远景里询问担任阻击任务的徐浩连队的下落。这里,我要表示这样一个观点:地方语音有助于领袖人物的个性描摹,为其性情添彩,不必用一般的普通话去“规范”它。影片这一情境的湖南语音,如果以普通话来替代,或许会模糊了毛师长的形象所指。
毛泽东当时处于逆境,除了各路军阀的围追堵截,还遭到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势力的打击,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撤消现任省委委员”,贬任师长,如片中人物所言,“有点四面楚歌的味道”。因而人物难脱疲惫与忧郁的情绪。贾云表演的成功在于,摆脱了毛泽东形象的习见模式。人物沉稳练达,从不做夸张的手势和动作;并非事必躬亲,很少长篇大论,话语简洁平易且多用民间俗语,如“吃得菜根,万事顺心”、“要想伙计长,天天算伙账”等,确实凸显了早期毛泽东形象新的光彩、新的魅力。
贾云饰演的毛泽东形象,性格基调准确,层次清晰,兼有节奏的起伏变化。徐浩连队出现违纪问题,他没有出面,派李英担任党代表,去具体处理。经验丰富的李英,以柔克刚,春风化雨,化解了徐浩抵触、抗拒的心理,从而改变了连队的面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暗写毛泽东对连队的影响。
毛泽东正面接触的是易老爹等沙田圩老乡。由于一些连队战士偷吃民众的红薯、苞米,随便抓鸡、烧门板,老乡们纷纷躲避,有人甚至把他们视同“白狗子”。这是工农革命之初军民间常见的误解,是二者建立鱼水、骨肉关系的一个真实过程。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要求部队住宿屋檐下街道边,借门板一定要还,打开了部队与老乡之间的僵局。接着,又抓住排长李喜贵池塘洗澡调戏菊妹子的事件,宴请易老爹和族长,请教处罚办法。受感动的老乡免了罚李的板子,毛师长则严守军规撤其排长之职,要李戴罪立功。于是逃避的老乡纷纷回来,毛一边广赈野菜粥,一边向大家道歉。影片军民联欢一场戏,毛泽东亲自出场与乡民对唱:“鸟靠山林鱼靠水,感谢乡亲养育恩”,不仅把军民新关系推向高潮,而且在早期毛泽东形象塑造上添加了还原其平民本色的独创性一笔。
鸡公寨“借路”,影片节奏急转直下。高大牛因个人恩怨破坏部队的军事部署,李英与李喜贵的壮烈牺牲,为全片涂上浓重的悲剧色彩。老乡们真诚地为有战功的高大牛求情,作品在此展现了毛泽东果决、坚毅的一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之所以下了极刑令,“不是我毛泽东无情无义,我是为了这支军队……”1928年4月2日,他彻夜难眠, 起草了后来成为人民军队纪律基础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影片结尾,当年工农革命军战斗的身姿与响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声形成激越的视听效果,有力地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它不仅赞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完全彻底为人民的清正廉洁作风,而且揭示了“兵民乃胜利之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让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战略奥秘与历史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