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从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来看,基于多重有利因素的支撑,中国有信心和力量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基本面良好
GDP增长9%、CPI上涨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2008年,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增长了6.41%,外商投资企业户增长了7.01%。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经济发展总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的判断。另外,从市场的活跃程度、供销的程度、消费者的信心程度上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整体初见回暖迹象
多项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已开始有所好转。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上升趋势。分析人士称,当前中国经济从底部回升的迹象已经趋于明显。
今年2月,信贷增速依然保持高位运行。多位金融界委员透露,2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有望高达9000亿至10000亿元。同时,2月份的M2增速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今年2月以来,我国社会发电量增长开始“转负为正”,传递出有力的信号。
经济增长“保八”无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包括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在内的多名部长在全国“两会”期间纷纷表态,认为目前虽然面临巨大困难,但仍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有信心。
一揽子计划刺激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揽子计划”。这包括:“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采取了一揽子计划。这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相信通过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对于今年“保八”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未来的发展,也能够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内需市场空间巨大
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回答现场提问时曾表示,在外需收缩的形势下,中国还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包括需求潜力很大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代表委员们认为,区域梯度发展必将为“保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金融体系依然稳健
金融体系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心,对于当前严峻的金融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中国的各家银行正积极扩大向实业领域的信贷发放,配合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银行业尽管也受到了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但依然能够在危机中稳健前行。
专家普遍认为,面对中国新一轮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争议中的“第二波金融危机”来袭,中国银行业总体态势健康,可以抵御信贷激增、全球经济下滑等带来的风险。
宏观调控灵活应变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我国财政赤字合计为9500亿元。这个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最高纪录,是历史高值的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三倍。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开始发挥效力。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这将创出历年来新增贷款的新高。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针,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及时正确,对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分必要。
经济发展基础坚实
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基础和体制条件”是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来源之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披露,中国2008年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266.8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这对于今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非常有利。(文/余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