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移动有关人士透露,中移动将启动TD-SCDMA的终端专项激励资金联合研发项目招标,投入资金规模约为6亿元。不过据一位手机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资助的对象将只限于五大国际手机巨头。”
这也意味着,国产手机厂商将无缘于高达6亿的巨额资助,这对于仍处于困境中的国产手机厂商无疑是雪上加霜,也给它们的经营与研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主力惜筹显担忧
上周沪深两市缩量震荡,沪市全周下跌2.93%;深市全周下跌4.54%。两会期间正是政策真空期之时,再加上近期公布的2月份经济数据不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做多热情。而手机板块缩量整理的态势则更为明显。
从手机板块走势来看,上周手机股呈现震荡格局,除波导股份周涨幅达到了5.9%,居于板块周涨幅首位,其余手机股周涨幅和跌幅均不会很大。
从成交量来看,上周手机板块成交量严重萎缩。仅以上海普天为例,上周成交量为24.71万,较前周243.316万骤然减少了近9成。成交量的急剧萎缩,也说明了目前主力的担忧心态。一方面,可能是大盘目前面临方向性选择,短线方向仍旧不明朗。另一方面,或许与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的压力有莫大干系。
据悉,中移动日前宣称建立的TD专项基金,将扶持一批终端企业。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资助的对象仅限于五大国际手机巨头(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LG、索爱),尤其以诺基亚为主。
实际上,五大国际手机巨头目前已经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而百余家国内手机厂商只能争抢仅有的30%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中移动资助这些洋巨头颇有些“济富”不“扶贫”的意味。
为什么中移动宁可把60亿的研究基金分给洋巨头们?答案还是很显然的,一方面,诺基亚等洋巨头具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其进入TD研发显然可以吸引大批用户。另一方面,诺基亚等洋巨头研发实力卓越,邀请其进入TD终端研发,无疑能让TD终端功能更加成熟。
从大的角度来说,吸引国外手机厂商进入TD市场固然是好。但从目前来看,实际上,洋巨头们研制TD的态度仍较为消极。诺基亚表示下半年将推出第一款TD手机,摩托罗拉目前仅是表态将配合中移动研发TD手机,而索尼爱立信则直接表示,近期不会推出TD手机。可见国外手机厂商对于TD仍处于犹豫期。
相较于国外厂商的消极,国内厂商对TD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TD终端的现状是国产手机企业成为研发主力,各家国内手机厂商早在去年就开始埋伏TD终端生产线,如海信去年8月份就建成了年产能50万部的TD手机生产线,大有摩拳擦掌之势。
不过,尽管国内手机厂商热情高涨,但在品牌号召力、研发能力上存在硬伤。“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国产厂商的集成能力不够,或者集成后性能不稳定。”德瑞电信分析师杨帆分析表示,国内一线品牌厂商尚且如此,其他相对弱势的厂商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国内手机厂商仍存机遇
尽管国内手机厂商面临困难重重,国内山寨手机、洋手机夹击,出口则遇阻,目前TD研发又无专项资金支持,但国内手机厂商仍存在机会。据此前的中移动TD第二轮招标结果显示,大唐获得了40%的份额,中兴、华为紧随其后,可以说,国内厂商在前两轮招标中占得先机。
目前距离诺基亚承诺的出台TD时间仍有将近半年的“空窗期”,能否抢在国外厂商之前抓紧研发,抢先上市,再借助国内TD厂商的现有优势渠道推广,或许是国内手机能够再次腾飞的惟一机会。(文/白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