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演变非常迅速。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款中文手写触摸屏手机,它在当时颠覆了传统的手机数字键盘输入方式,将手机的文字输入部分交给触摸屏和触笔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不断出现以手写功能为主打的触摸屏手机。苹果iPhone上市后,消费者们开始明白原来一部手机可以没有触笔没有按键,人们通过手指触摸就能完成原本只能通过烦琐的菜单才能完成的操作。在3G时代,随着手机视频等应用的普及,人们对触摸屏手机的需求将会大增,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各种款式的触摸屏手机抢占市场。
触摸屏手机走俏
iPhone的上市给其它手机厂商带去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诺基亚已经宣布将研发和生产重点转向触摸屏手机。三星电子表示,2008年其触摸屏手机销量突破1000万部,在中国的销量达91万台。目前,越来越多的触摸屏手机出现在我们面前,包括三星F700、诺基亚5800XM、LG Prada等。触摸屏和触摸板技术在手机上越来越流行,它可以给用户带来更简单的使用体验。业内人士认为,触摸屏幕技术能让用户更容易、更直接地使用手机上繁多的应用程序,并且还能增大用户使用增值服务的频率,所以很多移动运营商也在想方设法推动触摸屏技术的发展。
手机厂商正千方百计优化触摸功能和单手操作性能。例如手机采用TouchFlo技术优化系统,用户只要用手指按住屏幕左右上下滑动,即可自由定位并选中需要的功能,这项技术完全模拟了目前电脑上的操作体验。这些创新的体验被称作触摸屏的手势识别,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图片、网页浏览过程中。相信在未来,随着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应的软件系统会更加人性化,能带给用户更美好的操作体验。微软近期表示将在明年推出Windows Mobile7手机操作系统,凡是采用该系统的手机都能实现多点触摸,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终端厂商新掘金点
在3G时代,随着手机视频等应用的普及,人们对触摸屏手机的需求将会大增,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各种款式的触摸屏手机以抢占市场。
今年2月,诺基亚5800XM行货版本发售。作为诺基亚的首款触摸屏手机,5800XM最引人注目的是3.2寸1600万色的触摸屏。5800XM支持重力感应,比iPhone更加精细。由于采用了触摸操作,5800XM取消了数字键盘,仅在屏幕下方设置了三个按键。5800XM还配备了320万像素的经过卡尔蔡司认证的AF镜头,最大可以拍摄2048×1536的照片和VGA分辨率的视频。
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夏普多年来一直勇于突破和创新,且总能将其在液晶技术上的优势及时应用到手机显示屏中,令旗下的夏普手机总能以靓屏示人。在由日本著名电信运营商SoftBank定制的新品931SH身上,夏普采用了3.8英寸触控屏的设计,让使用者能充分享受超大屏幕带来的使用快感。
去年3月份,宏碁完成对倚天智能手机业务的收购,重返手机市场。宏碁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MWC2009大会上发布了几款触摸屏手机,包括F900、M900、X960等。F900的屏幕为3.8英寸分辨率为480×800像素,支持全触屏操作,该机设计之初就是为了满足用户上网的需求。
国产MP3、MP4生产厂商OPPO也开始制造通讯产品。OPPO近期上市了一款全触屏的手机——T9。T9采用了直板触屏设计,3.2英寸26万色的屏幕分辨率为432×240,用来看宽屏视频十分享受。T9触摸屏的操控感也不错,内置的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需要。该机还沿袭了OPPO T5可直接播放RM/RMVB视频和APE/FLAC无损音乐的设计。
触摸屏成3G主流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触摸屏手机主要以面积为2.4和2.8英寸屏为主,并开始出现3.2英寸屏以上的手机。在3G时代,触摸屏将主要应用在智能型手机上面,随着包括GPS以及各项娱乐多媒体等影音功能的附加需求出现,势必会慢慢往3英寸以上尺寸发展。
随着3G网络的建成,移动视频等应用将会得到迅速普及,这也会刺激触摸屏手机的销售。
在YouTube大行其道的美国,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iPhone在移动中登录YouTube,进行视频体验。现在,将近63%的购买者已经使用iPhone观看视频节目。
在日本和韩国,手机视频这种结合了手机和电视的创新应用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目前在日、韩两国,视频业务已占到手机增值服务的50%以上。
对于运营商来说,移动视频是最直观、有效的内容表现形式,移动视频类业务对用户也极富吸引力,但是在2G时代,移动带宽限制了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在3G时代,移动网络的升级给用户带来了更高的带宽,为基于无线网络的流媒体视频体验消除了门槛。与之配套的就是触摸屏手机得到快速的普及。
“我们非常看好未来手机在视频应用上的发展。”联想移动总裁兼CEO吕岩日前说。他认为,随着手机应用从语音为主的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为主转变,手机从听说的时代进入了全新看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升级,移动视频应用将登上消费者手中的屏幕。目前10%左右的用户使用手机来观看视频。(文/廖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