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1.60目录:图书,经济,世界经济,美国经济,
品牌:小爱德华·J·雷内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612737
·条形码:9787508612737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外文书名:Commodore:The life of Cornelius Vanderbilt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年代”,范德比尔特无疑是亿万富翁的代表之一。他是著名的航运、铁路、金融巨头,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身家远超过比尔·盖茨,也是电脑游戏《铁路大亨》的原型人物。从100美元起家到成为亿万富豪,范德比尔特有什么成功的秘诀?
《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的财富人生》详尽描述了范德比尔特商海纵横的历程和事业上的冒险生涯。这位金融巨头在商业上拥有超凡的直觉和神秘的天赋,依靠帆船航运起家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很快紧跟形势,转入了蒸汽船和铁路行业。依托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力量,他创建了美国首个铁路联运系统,同时,也在铁路债券和股票投机中大赚一笔,在纽约发展成为美国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精明、自信和非凡的冒险精神成就了范德比尔特在美国史上的地位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显赫声名。毫无疑问,这是时代契机下个人奋斗成功的最好事例。
作者简介小爱德华·J·雷内汗,现居于美国罗得岛州。曾著有《华尔街的恶魔天才》、《越战中的肯尼迪家族》、《雄狮的骄傲》、《神秘的六》和《约翰·布洛斯:美国的自然主义者》等书。他经常在《华尔街日报》、《艺术及家居杂志》、《美国遗产杂志》等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另外也曾在美国历史频道、C.Span电视台和公众广播电视网(PBS)过嘉宾。
媒体推荐虽然在当时,“华尔街”的概念还几乎不存在,但范德比尔特等人在追求他们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已经无意识地推动华尔街甚至整个国家向前发展,这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现实世界中的最好例证。
——《伟人的博弈》
编辑推荐揭密镀金时代金融巨头的创富历程,解读非凡投资的成功理念。
他是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他的成就橫跨航运、铁路、金融三大领域,他是如何在变化的时代中崛起,成为亿万富翁的代表的?
1810年,16岁的范德比尔特向母亲借了100美元,用以开创纽约湾的渡轮业务,没几年,他的业务猛增,航线不断增加。在依靠轮渡、帆船和蒸汽船积累了一些财富后,范德比尔特的后半生则致力于掌控一个铁路王国。晚年,他手上掌控的铁路线已经连成了蛛网,构成了内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时,范德比尔特依靠他在纽约的影响力,为华尔街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身后留下了1.05亿美元的财产,并显著地改变了美国的地理面貌和金融状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摩拉维亚
家族渊源
白手起家
摩拉维亚教徒
窘迫的生活
父母的婚姻
第二章 斯特普尔顿
定时轮渡
青年时期
充满潜力的时代
第三章 利益大战
艰苦创业
战争中的船运贸易
新经济
第四章 婚姻
大家庭
扩大势力
蒸汽船的出现
第五章 有经济头脑的人
冷漠的创业者
蒸汽船的威胁
第六章 奥格登先生和吉本斯先生
航运垄断
利益之争
第七章 “耗子号”和“贝娄娜号”
联手合作
“贝娄娜号”
行业竞争
第八章 骄傲的逃亡者
斗智斗勇
可信赖的帮手
第九章 吉本斯对决奥格登
继续冒险游戏
经济繁荣周期的到来
打破垄断
严峻挑战
第十章 联合交通公司
快速升温的竞争
管理者转型
第十一章 哈德逊河上的勒索
赢得价格战
哈德孙河航运
野蛮的竞争
持久对抗
廉价客运
第十二章 蒸汽船的汽笛声以及其他
精明的投资
全面开拓
商界巨头
第十三章 荷兰后裔
铁路与蒸汽船
火车的冲击
转移重心
第十四章 家庭和社会事务
冷漠的父亲
赛马场的百万富翁
远离慈善
第十五章 南方路线
淘金航线
投资运河
糟糕的客运
出世不利
第十六章 比韦博斯特更完美的头颅
环游世界
伦敦之旅
队长的塑像
第十七章 我要毁了你
来自内部的敌人
亲人离世
针锋相对
强劲的对手
航运线竞争
第十八章 穿越大西洋
跨洲航运
转移阵地
新价格战
第十九章 打着创业进取的幌子
政治归宿
最赚钱的生意
抓住铁路线
第二十章 哈林公司股票逼空大战
对铁路的兴趣
哈林铁路
操盘高手
大获全胜
第二十一章 哈德逊河及纽约中央铁路
进军美国
力挽乾坤
控制中央铁路
第二十二章 范德比尔特的铜像
晚年的新生活
两姐妹
铜质纪念碑
第二十三章 芙兰克
第二次婚姻
通灵大师的谢幕
难得的慈善
扩大家族资产
时日无多
第二十四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
病痛的折磨
暴戾的病人
最后的告别
后记 身后之事
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纽约市的第42街和公园大道,忙碌的路人行色匆匆地穿梭于中央火车站。该车站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颗瑰宝,其前身是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aderbilt,人称船长)于1871年修建的老中央火车站,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通往美国的门户”,1913年由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的曾孙威廉·K·范德比尔特(William K.Vanderbilt)改建,遂成为艺术杰作。如今的乘客大多是来自纽约威斯特郡的上班族,他们搭乘的是北线列车,是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时代老中央火车站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老线路之一。在车站入口处的上方,一座巨型蒂凡尼大钟高高地端坐于一群雕像的中间。雕塑家朱尔斯·费利克斯·库东独具匠心地将商业之神墨丘利、大力神海格力斯和自由神弥涅尔瓦聚集起来环绕时钟,组成了一个以“交通”为主题的画面。无论白天黑夜(不过尤其是当夜幕降临,泛光灯为这个车站打上迷幻色彩的时候),徜徉在下公园大道的路人都会被这些雕塑的神圣光辉深深吸引。
文摘第一章 摩拉维亚
家族渊源
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家族也算渊源深厚,其在国家历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人可以追溯到简?阿尔岑?范?德?比尔特(Jan Aertsen Van DerBilt),此人于1705年去世。但他是否就是这个荷兰家族在新大陆的第一代移民,或者他原本就生于斯、长于斯,而他的父亲阿尔特才是移民先驱,这就不得而知了。简的中间名“阿尔岑”或许为后一个推断提供了证据,因为其字面意思就是“阿尔特的儿子”。然而,我们还是认为,第一个推断似乎更为可信,毕竟这个名字在当时欧洲移民潮的早期就出现了。倘若进一步追根溯源到荷兰,简的家乡可能在乌得勒支省的比尔特,或者弗里斯兰省的比尔特,这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不过,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传记作者都将前者作为范德比尔特家族的真正故乡,虽然我们还缺乏历史文献来证明这一点。
至于范德比尔特家族赴美的原因,以前的传记作者曾将其归结为“郁金香泡沫”破裂的沉重打击,对此我们也无法定论。1636~1637年期间,荷兰的郁金香期货市场在达到狂热巅峰之后瞬间崩溃。很可能就是在这场郁金香花球的豪赌中,范德比尔特家族的第一代移民输掉了大量家产,无奈出走美洲。但话又说回来,17世纪30年代末,严重到迫使当地人背井离乡的大事件中,“郁金香泡沫”的后果可能还是最温和的。当时,黑死病肆虐荷兰。同期,在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几大战役中,荷兰又几经战火蹂躏。如果简或者他的父亲是在这一时期移民海外的,那么上述任何一个原因,或者说上述所有原因,都可能是引发他们远走他乡的导火线。
不过我们还是知道,简和他的家人生活在荷兰殖民者统治后期的新阿姆斯特丹,因此,他们很可能亲眼目睹了残暴的新荷兰州州长彼得?施托伊弗桑特如何在强大的英军舰队威胁下,于1664年将这块土地拱手割让给了英国国王。我们之所以能够确认他们当年的栖身之处,是因为在荷兰归正会教堂1651年的洗礼记录中,可以查到简的儿子阿里斯的名字。阿里斯是简和他的妻子狄尔布?科内利斯的长子。他们还有三个孩子,分别叫做杰雷蒂耶、雅各布和马莱蒂耶。1667年,简在今天布鲁克林的弗拉特布什镇购买了一座农场,该农场的转让契约,包括写给卖主的按揭付款凭条迄今仍在。卖主也是一个荷兰人,名叫尼古拉斯?德?梅耶尔。简显然是个文盲——他只在契约的买方签名处画了一个“x”,而名字则由他人代笔。18年后,他的后裔仍然居住在此。1685年,32岁的阿里斯?简森?范?德比尔特(Aris Jansen Van Derbilt)
……[看更多书摘]
后记虽然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的大多数子女看起来对分得的遗产已经相当满意了,但仍有三个子女就船长的遗嘱愤怒地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他们看来,这份遗嘱不仅不公平,而且立嘱者此举显然难以理喻。
争执的兆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877年2月20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该报声称,康内留斯·耶利米的债主们坚持认为,康内留斯·耶利米应发表声明,质疑船长的遗产处置事宜。《纽约时报》写道:“康内留斯·耶利米·范德比尔特先生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在一个地方待很长时间。他已经好几天没回他在纽约的家了。据说,3天前他在华盛顿和他兄弟谈话时,并未提及这个话题,而他的缄默也被他的兄弟一家(他们对于船长所赠与的财富可没啥不满意的)视为息事宁人的标志。”不过,《纽约时报》也说,其他一些“据称有权威消息的人说,尽管表面上忍气吞声,这位心怀不满的老兄仍在暗中准备上诉……要求在兄弟姐妹中更为公平地分配范德比尔特留下的产业”。
点此购买报价¥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