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40.80目录:图书,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品牌:杜贵晨
基本信息·出版社:齐鲁书社
·页码:53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3321451
·条形码:9787533321451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中文:中文
·丛书名: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明清小说中与齐鲁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作品多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名著。 《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一书为“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以有代表性的明清小说为实例,深入探讨了齐鲁文化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齐鲁文化——古小说的摇篮
一、齐文化与古小说的萌芽
二、齐鲁文化与古小说理论的诞生
三、齐鲁旧地是明清小说繁荣的中心
第二章 齐鲁文化与《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与山东东平
附录:书罗贯中铜像落成后
二、《三国演义》源流
附录:《三国演义》成书“元泰定三年说”答疑——兼及小说断代的一种方法
三、《三国演义》与鲁文化
四、《三国演义》与齐文化
五、《三国演义》与山东
附录:山东砖埠黄疃村诸葛亮老家
六、《三国演义》的艺术世界
七、《三国演义》与人类文明进程
八、结语
附录:《三国演义》曹魏之战略优势缀述——从“隆中对”的“扬蜀抑魏”说起
第三章 齐鲁文化与《水浒传》
一、《诗经·大雅·绵》与《水浒传》名义
二、“九天玄女”与《水浒传》
三、《水浒传》“替天行道”论
四、结语
第四章 泰山文化与《西游记》
一、泰山与《西游记》研究概说
二、泰山——傲来峰是“花果山”
三、孙悟空是“泰山猴”
四、《西游记》“三界”与泰山
五、唐僧、八戒、沙僧、龙马与泰山
六、《西游记》其他神魔与泰山
七、结语
附录一:《西游记》与明万历前泰山景观对照表
附录二:从“钹”之意象看《西游记》作者——以《水浒传》、《金瓶梅》、《续欢喜冤家》之例为参照
附录三:《西游记》名义真解
附录四:“西天取经”的“意味”
第五章 《金瓶梅》论考
一、关于“伟大的色情小说《金瓶梅》”——从高罗佩如是说谈起
二、儒家“诗教”与《金瓶梅》的性描写
三、《金瓶梅》与“一个男人与六个女人”的叙事模式——中国“情色”叙事自古及今的一个数理传统
四、从“西门”到“贾府”——从古代拆字术、“西方”观念说到《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影响
第六章 齐鲁文化与《儒林外史》
一、《儒林外史》的“天下”、“古今”与“山东”
二、吴敬梓“设帐”、周进“坐馆”与“汶上”
三、《儒林外史》是正面文章
四、《儒林外史》人物考论
五、《儒林外史》情节考论
第七章 《聊斋志异》与儒典
一、《聊斋》之“聊”以及名义考索
二、《考城隍》之儒家——理学心态
三、《瞳人语》、《画壁》与“非礼勿视”
四、从儒家“好色论”说《娇娜》
五、《青娥》、《红玉》与“钻穴相窥,逾墙相从”
六、《莲香》与《诗》、《易》等杂考
七、说《白于玉》中的“王请无好小色”
八、《夜叉国》与“子欲居九夷”
九、《辛十四娘》与《诗经·行露》
十、《土偶》、《鸦头》与“从一而终”
十一、《辛十四娘》、《霍生》与“非礼勿言”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研究都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新趋势。就文化研究而言,从条形的分门别类研究向块状的区域文化综合研究的发展,即是一个很好的开拓,且已形成了一个区域文化研究“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就古代文学而言,与文化的结合研究,是打破封闭之门,开辟更广阔新视野的主要途径之一,翻检近些年涌现的众多新锐之作,就知道这方面正呈现出一派“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新气象。这套《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就是我们在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结合研究上的一次新尝试。
中华民族素以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著称于世。唯其悠久,形成了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唯其广阔,也造就了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然而,区域文化的发展却不是均衡的、平面的,而是各竞所长、相互激荡的立体式推进的。齐鲁文化以其丰富博大的内涵和独特的历史贡献在各区域文化中卓然而立,独领风骚。
文摘(五)《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写战争为中心的政治历史小说。问世以来,其在思想内容方面,除了以鲜明的儒家政治倾向和掺杂其间的神仙方术、阴阳五行等齐学的色彩感染读者之外,还作为通俗的兵书战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点将在后文加以讨论。这里先说它尽管只是一部小说,却能成为后人学习行兵打仗之参考书的原因,其实也正与齐文化有绝大关系。具体说来,主要是它在许多基本的方面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叙事描写合于古代战争的规律,一定程度上成了一部古代战争艺术形象的教科书。
对历代圣贤,除姜子牙、张良、管仲、乐毅之外,《三国演义》中最为推崇的就是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齐国人。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间,被任为将,率吴军大举破楚,为我国最早的名将,又为“兵家”之首,世称“兵圣”,所传《孙子兵法》号为“兵经”。而且还值得注意的是,孙武的后代战国时的孙膑又是一位大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又有比孙膑稍早的战国大军事家吴起也是今山东人。所以,不仅先秦儒、墨、阴阳等诸子属齐鲁文化的范畴,而且兵家也是齐鲁文化特别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兵家作为齐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孙子兵法》在全书叙事与描写中的作用体现出来,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探讨。
《三国演义》推崇孙武与《孙子兵法》,包括写吴国开基之主孙坚为孙武后裔,曹操有《孟德新书》为所谓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在内,以笔者检索方便的毛本计,书中至少有7次提到孙子、孙武或孙武子,另有47次提到“兵书”或“兵法”,实际就是指《孙子兵法》。各种情况下又至少有21回书中25次引用《孙子兵法》13条,涉及《孙子兵法》13篇中的8篇;另有罗贯中时代尚在土中《孙膑兵法》1条,实出《汉书》,列表对照如下:
后记这本书开笔曾有个看来更周到一些的纲目,也就是围绕“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的论证有个更为全面的预设体系。但在写作过程中,我渐渐感到这种预设很难得到圆满的说明。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明清小说的范围是明确的,但历史上齐鲁文化的强势地位与影响,使之很难与普遍的中国传统文化划清界限。如孔孟之道、神仙思想,甚至东岳崇拜等,有的本来不仅出于齐鲁,有的至汉唐以降早已不独为齐鲁所有,而成为了华夏普遍的思想文化或信仰,但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却不能不视为齐鲁文化的内容,而对其与明清小说之关系给予关注。加以明清小说中与齐鲁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作品又多为我国以至世界性文学名著,所以《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所论,实带有传统文化影响于二明清小说普遍性的特点,又未免某些兴之所至有似于旁逸斜出的思考。从而《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虽以齐鲁文化影响于明清小说的探讨为主,但大体也可以视为前此拙作《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和《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两书的续作,某些内容亦曾单独发表过。虽然如此《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还是尽可能地挖掘了齐鲁文化最本色的东西所给予明清小说的影响,做了一些实证的考察,得出了某些自以为是的结论。从而尽管于体系的构造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但也许不失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大体的特点,又管窥蠡测,未必不有收获,至少当下我还抱有这样的信心。
点此购买报价¥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