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CIO:中国民族证券马光悌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9-03-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单位: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行业:金融证券

地区:辽宁

马光悌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在告别了清华大学教书工作之后,他在航天部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位。1995年离开航天系统的他正式投身证券行业信息化,在华夏证券深圳分公司分管电脑部。热衷于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马光悌,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把当时的电脑部组建成了一个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的公司——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首创了。

从1995年投身于证券行业信息化,马光悌就一直“像个黄牛一样在踏踏实实地做事”。现任民族证券总工程师的他,先后在华夏证券、中信证券担任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工作。

10多年来,他把从航天系统培养的创新和严谨精神带到了证券行业,每到一处,都有他创新的痕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航天系统所运用的IT技术都是最先进的,管理也有一套完整的思路。来到证券行业,我忍不住就要想‘怎样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最新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独立的公司里,马光悌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一套软件系统,组建公司网络。在1996年底他还首先提出要做集中交易系统这一新的概念。

航天部带给马光悌的创新理念一直在延续着。1996年,他协助总公司做起了华夏证券全国的广域网。虽然在今天来看无论是从技术实现还是从概念推广上都是很简单的,可在十年前,那是全国第一家。

马光悌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2001年他被正式调到北京后,又研究开发了业内第一家ISO9000认证系统,并且启动了华夏证券当时的信息集中工作。

马光悌的不断创新吸引了中信证券的目光。2003年,中信证券致力于开发集中交易系统。他们要把42家交易点上的集中交易在IBM的小型机上全部实现。在IBM的小型机上做集中交易系统,这对马光悌来说是一个吸引力,因为当时他在华夏证券做的是微机上运行的集中交易,喜欢创新的他接受了中信证券的邀请,开始为这里的集中交易系统努力。历经3年的时间,从零做起,在今年的3月20日,第42家交易点成功上线。马光悌松了一口气。

“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这是马光悌的原则。民族证券在面临扩大规模和重组的时候,他们的集中交易系统也要从头起步,2006年4月,马光悌再一次接下了担子。因为是从零开始,要做的事情特别多,但是习惯于创新的马光悌依然保持着一贯的自信和乐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