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劳动节,我读到了即将于5月4日出版的《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5期。令我感到震动的是,在美俄学者两篇传统重释的文章中,我读出了一股“新教伦理”的味道。
第一篇文章是对美国学者穆罕默德.塔巴克《回顾马克思的无产阶段专政理论》的编译,题为《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第二篇是对俄罗斯学者谢尔盖.切尔尼科夫《我国有过一个什么样的政权?》的编译,题为《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吗?》。
两位学者的观点,无意中,对于我们最前沿的互联网改革难题——电子政务问题,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启发思路。
历史富有讽刺意味,我们国家的思想源头,原本来自一种与官僚主义完全相反的思想。但官僚主义,却借国家的壳子,漫山遍野雄壮起来。两位学者只差一步,就可以够到真理:信息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它在本质上是反官僚主义的。
历史和未来在这一点上相通:官僚主义,实质是科层制金字塔结构。互联网,本质上要建立扁平化拓扑结构。历史上通过工业化反金字塔结构的失败,对于未来通过信息化反金字塔结构,提供了什么样的借鉴呢?
“原教旨”中的国家与公社
“电子政务”从根上立起来的关键,在于解决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区分马克思主义“原教旨”中“国家”与“公社”的区别。实际是,国家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区别。
真的要把电子政务“进行到底”,人们将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底”,将是一种“国将不国”、“民将不民”的状态。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相信人们一脚踩下去,和原来想的不一样,会早早停下第二脚。马克思当初提无产阶级专政,与我们现在提电子政务,要解决的问题有极大相似之处,都是要反对官僚主义“异化”。历史经验值得总结。
美俄两位学者无意中,为我们提前做了探底的工作。两个人得出了近似的结论,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们的观点是:
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否定和肯定双重功能。否定的功能,是镇压对人类解放的反抗;肯定的功能,是人类解放。人类解放的目标,与国家冲突,与社会却不冲突。因为国家的权力常演化到官僚主义手中,而公社的权力则归社会所有。所以,人类解放,最适合用公社的形式来实现。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马克思当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时,为了人类解放这一终极目标,想彻底打碎国家,清除官僚主义。由于巴黎公社,正是没有官僚主义存在余地的社会组织。因此被当作无产阶级专政的比较理想的形式。这种“还国家权力于社会”的想法,列宁在1917年还坚持着,例如他说:“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但到了第二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列宁和斯大林发现,用公社那种扁平化结构,根本完不成社会任务(诸如组织社会或反抗入侵等等)。办法只好是重建以官僚制金字塔结构为特征的国家(苏维埃)。其中道理,几十年后由新制度经济学总结为,当扁平化组织(如市场、公社)的交易费用过高时,采用科层化组织(如官僚制政府、官僚制企业)才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不分层情况下管理超过7个人(误差为正负2人),否则交易费用就会超过组织效率。
这就带来一个矛盾。既要保持分层金字塔的结构,以适应现实;又要象扁平化的公社那样代表理想。列宁的Total Solution 是“从下面提拔工人”。用工人的本性善良作为反对官僚病的天然防腐剂。但巴枯宁认为,过去的工人一旦成为人民的代表或统治者,他们就不再是工人了,而且他们将开始轻视普通工人;他们将代表的不是人民而是他们自己并且声称有权统治人民。实际上,马克思的“原教旨”,是用扁平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用结构上的扁平化,来防止腐化。我认为,马克思已经看出,在金字塔结构之内反腐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他和恩格斯,在没有找到更好办法之前,推崇巴黎公社的真实原因。确实,在扩大金字塔结构官僚体制的条件下,指望官员个人拥有良好素质来拒腐防变,不是说不可能,而是由于交易费用极大,到了超过经济规律的“地球引力”的程度。
表1 工业化条件下金字塔结构的两难处境
社会任务的复杂程度
简单
复杂
制度选择
形式
负面后果
形式
负面后果
采用金字塔(官僚制)
企业科层制
中层肿大,反应变慢
苏维埃官僚体制
官僚主义发展到极端
打碎金字塔(官僚制)
巴黎公社
中坚不足
文化大革命
混乱无序穆罕默德.塔巴克的结论是,“苏联创造的,以其官僚主义国家和由这个国家造成的工人的政治被动性为特征的无产阶级专政失败的经验,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作为一个切实可能的替代方案的巴黎公社的优点”。这个结论,我认为有一定问题。因为,“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就是用公社的方案替代国家官僚体制的尝试。结果同样是特别失败。
我认为,企业和政府的科层制,是工业化生产力的对应物。官僚主义,只是科层制的副产品。科层制的“主产品”,对工业社会是正面的,这就是社会组织的效率。在工业生产力条件下,企图以扁平化组织替代科层化组织,结果只能是,在达到副产品方面有限利益的同时,伤害主产品的利益,使社会出现混乱(文化大革命),或无法成功组织起社会(巴黎公社)。
但这不等于说,企业科层组织和国家官僚体制是永远合理的。当工业生产力的中心地位被信息生产力取代时,科层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必然会被扁平化网络组织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取代。
穆罕默德.塔巴克和谢尔盖.切尔尼科夫的关键错误,是没有把生产力的历史发展与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指出来。因此看不到,马克思、列宁所处的工业化时代,由于信息生产力不可能成为主流,因此不可能出现以扁平结构为特色的公社的真正组织基础,因此只有用适应工业生产力的分层金字塔组织方式,来建立社会主义。由此产生苏维埃官僚主义(国家完全替代公社)和中国文化大革命(公社完全替代国家)两种极端的历史,有其必然性。同时,正是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今天成为全面替代工业化的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才为国家官僚制向公社网络制的转变,提供了客观历史条件。因此,我们不必埋怨历史,更不能从埋怨历史中得出走回头路的结论。相反,历史悲剧反而使我们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
数字巴黎公社
马克思认为,公社“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巴黎公社“使命在于旧政权的纯属压适性质的机关予以铲除,而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而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
这些话,在没有互联网生产力出现之前,带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对互联网生产力成为主流的社会来说,却是极为天才的预言。可以说,除了“前卫”,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可以形容。应当说,这种思想与时下国际社会流行的“治理”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方向上的意思。马克思实际是最早提出把“统治”变为“治理”的思想天才,只不过他没用“治理”这个词而已。这话从另一面理解,可以这样说,我们今天提出“治理”这个问题,是在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
从马克思“原教旨”定义的“无产阶级专政”,与电子政务的神髓,正好完全相通。穆罕默德.塔巴克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互联网。如果我们带上互联网的“有色眼镜”再“校正”穆罕默德.塔巴克的总结,就符合逻辑了。
——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在制度上与无产队级的总目标相协调。只维持有效的镇压手段以保护革命成果是不够的。镇压手段必须从属于由建设共产主义的目标推动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手段和职能。
——无产阶级专政不能是官僚制度的第一个原因是:官僚国家只是在一种抽象意义上代表人类解放,却并未触动社会不平等。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消极目标方面官僚主义国家是有效的,但它在制度上表现得不适合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人类解放的积极目标。
——无产阶级专政不能是官僚制度的第二个原因是:国家官僚机构一旦建立就会变成一种利益集团,其成员享有经济上的和与权力有关的特权。而革命的对象不是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而是国家本身。“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马克思语)。
谢尔盖.切尔尼科夫基至得出了苏维埃根本不是无产阶段专政的结论:
随着苏维埃体制的发展,官僚逐渐离开过去的革命传统,渐渐断绝与劳动者的联系;特权改变了官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至此已经可以确定广大管理人员异化了。这个过程延续了几十年,堕落的部分越来越往下延伸,最终使整个苏维埃政治体制基本上丧失了生命力。
为什么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形会变得不同?
原子的巴黎公社与数字的巴黎公社,生产力基础不同。工业生产力与信息生产力最大的区别,是组织的交易费用有了质的不同。工业化条件下,直接管理对象超过7人,就得分一层;管的人越多,管理成本越高。信息化条件下,数字神经系统管理再多的人,也不需要分层;管的人越多,管理成本越低。对原子的巴黎公社来说,管理的人达到一个国家时,公社的体制就忙活不过来了,就得垮了,只有象斯大林那样,组织起强有力的国家官僚机器,才足以应付战争和建设的需求。但对数字的巴黎公社而言,增加管理层次,增加中层官僚,并没有特别的必要,更不用说让他们自我膨胀了。
数字的巴黎公社,是指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治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再造流程,精简中间层次,加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两端之间的直接联系,缩小官僚中间寻租的空间,消除腐败。实现“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的转变。一是“负责任的企业”。相当于马克思说的“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这是安南与绪方贞子提出的公益型企业发展模式。将政府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交给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去做,以网络服务的方式去做。
显然,电子政务没有OA那么简单,一旦从“用”的变革转入“体”的变革,将是一场革命,实质将是马克思说的,“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 关系到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重新理解。
所以,结论是:想好了再干。如果怕,干脆不干,或弄一堆OA交差了事。但历史会对不同的选择,给出不同结果,打不同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