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用建设不能只靠政府银行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国内首个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有望年内浮出水面了。这年头,这个体系那个规定多了去了,跟老百姓基本都关系不大。但这个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却有两个引起我们注意的特点:首先,他并不是是官方主导的,宣布打造这个体系的是目前风生水起的并且在网上支付平台占据领先位置的支付宝;其次,据说今后要是个人在这个体系中的信用度高,在网上买东西是能可以拿到更多的折扣价格。
想当初,在我上高中准备考大学那会,学校写作文就整天写诚信、信用什么的。现在想来,除了借同学几块钱是不是按时还之外,一个十来年来都闷在学校里,毫无经济基础的孩子,跟诚信、信用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最多也就到讨论是不是诚实的阶段。
后来,读了大学,出了社会,国家进行信用体系建设的消息也见过不少,但这个庞大的体系跟我这样的老百姓始终还是离的很远的。
信用卡我也有,但这证明我有信用吗?我每月刷信用卡花的钱也也不少,每月都按时还款,但是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里面只会记录你是不是按时还了钱的记录,你推迟一天和推迟一个月记录完全是一样的,也不管你是不是少还了一分还是完全没还。现在那些大学校门都没出的90后小孩能申请的信用卡额度都跟我差不多。信用不信用的能看得出来?
经济金融意义上的信用,说白了就是我可以先不给钱就能获得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我有没有信用,不仅要看我有没有付钱的意愿,还要看我有没有付钱的能力。我一个工作了好几年的人,从来不敢恶意欠过款,怎么信用就跟一个没有经济收入的人一样?倒是有几个朋友,经常刷爆卡,甚至有时还欠着不还,没事,换一个银行也能给开。这叫讲信用的人怎么能平衡?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很简单。现在大家都抱怨中国的信用环境不好,不是老百姓不讲信用,是银行的国家的这些信用体系离老百姓实在太远。或者说白了,就是制定规则的人太高高在上,根本没有落到实际。所以,看到这个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制定要由一个做这个行业的牵头来搞,并且信用度高之后能有实际的好处,网上买东西可以多打折,我举双手赞成。
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单纯靠银行和政府搞信用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了。互联网本身就是高度数字化、互动性的,要让普通老百姓讲信用,就要把信用体系扩展到互联网和网络商品交易中来,让讲信用的人得到实惠,不讲信用的人看着眼馋,认识到自己不讲信用贪到的那点小利是得不偿失的。
有人说支付宝不是一个官方的机构,他牵头做出来难免会不公平,但现在讲的是服务型政府,官方也应该是服务于老百姓的。这样依托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尝试不仅应该得到支持,政府自己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并且还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不破除信用建设只是国家和国有银行要做的事,只跟银行贷款搭边这种过时的观念,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就很难得到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