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旗下的SNS网站139.com5月20日在广东省上线。去年,中国电信与北京神州恒基签署合作协议,与该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虚拟3D时尚社区“ChinaQ”,正式进军社区平台。去年10月15日,新联通在挂牌成立的同时,其旗下的SNS网站——“新乐园”也悄然上线。
电信运营商进军SNS,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用户的黏性。从短期看,电信运营商进军SNS对各自的业绩影响不大。
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SNS
在电信运营商看来,天然的优势加上巨大的诱惑是他们进军SNS的理由。
“电信运营商进军SNS,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推出自己的SNS站点为用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增加用户的黏性。”天下网创始人王鹏飞表示。
除了顺势而为之外,电信业重组后的形势同样逼迫电信运营商不得不进军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的目标并非仅仅成为一个连接PC平台与手机平台的“通道”,而是要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盛博咨询认为,SNS可能会成为未来5年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联通推出社交网站的目的在于增加电信重组后争夺用户方面的竞争力。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继139.com之后,中国移动还会推出其它互联网产品。
电信运营商强项在移动SNS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3G应用的快速推进和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手机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中心”。与PC相比,手机具备“即时信息交互”的优势。建立在手机基础上的移动SNS具有向“现实交往”回归的独有特征。互联网对用户身份的确认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而移动SNS则是通过身份属性和通信属性对用户进行双重认证的,其核心表现是:既能确认用户的真实存在,又能保持交流双方的隐私——任何一方均对自己的信息有完整的控制权。用户之间的交流载体有语音、短信、IM、彩信、手机邮箱等,数据格式有文本、照片、视频、动画、声音等,这就增强了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激发了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愿望。
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6.4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将近1.5亿,中国无线互联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无线上网资费不断下降以及带宽的增大,移动终端将真正成为“个人信息中心”,移动SNS基础用户将呈不断扩大趋势。可以断言,移动SNS的崛起将使目前的SNS格局重新洗牌。电信运营商由于掌握了丰富的用户群体和各种资源,在移动SNS领域占据了天然的优势。
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
移动上网资费的下调和带宽的增加必将带来移动上网用户的高速增长。目前的手机支付、手机电视等高端业务尚不足以赢得用户的青睐,长此以往,那么3G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此时移动进军SNS正是电信运营商突破这一瓶颈的有力助推器。移动SNS通过与手机邮箱的捆绑可带动手机业务的拓展,用户之间发送小字报、照片、视频、音乐、手机购物信息等可以提升电信运营商点对点的短信、彩信收入。电信运营商还可以通过SNS会员之间无需对方号码的匿名语音聊天获得额外的话费收入。总之,移动SNS可以凭借多种方式黏住客户、提升用户ARPU值,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盈利点。中国移动掌门人王建宙早在几年前就预言电信运营商一定会进军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的目标并非仅仅成为一个连接PC平台与手机平台的“通道”,而是要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其实,电信运营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左手握有通道,右手握有客户,将移动SNS结合起来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首先,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为移动SNS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渠道已日趋成熟,运营商可以借助将移动SNS的入口预置在SIM卡中的方式来加快自身与移动SNS的融合;其次,电信运营商已有现成的支付平台,电信运营商的移动SNS平台可以借此为用户提供包括手机支付在内的更多服务。
但是SNS仍面临盈利难题,因此电信运营商短期内还难以从这项业务中赚得真金白银。艾瑞咨询建议,电信运营商发展SNS业务可以和网游以及电子商务进行结合。由于中国网民具有较强的娱乐化倾向,同时SNS网站用户持续攀升,并具有很高的活跃度,其网游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巨人注资5100万与51.com打通用户通道以及开心网游戏娱乐战略的成功等都表明SNS可以和网游进行融合。
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调研数据表明,有87.9%的消费者在购物之前,会到网络上寻找他人的体验评价。在SNS平台上开展电子商务,更有利于口碑效应的产生和传播,在规范商家行为、促进口碑产品的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如中国雅虎基于信息服务推出雅虎“关系”,将SNS应用推向了实用。(文/廖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