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陈出新的硬件,用一代又一代的提升、飞跃演绎着技术的革新力,这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作为电脑核心的中央处理器。而另一些产品则是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为应对某种使用需求应运而生,它们的出现也许只是用来弥补系统某方面能力的不足,但它们在很短的时间便可成就一时的风光无限。很多人也许还记得十年前为了看一部电影,我们需要在主板上东插一片VCD解压卡,西插一片声卡的日子吧?随着电脑硬件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定的产品因为系统的进化可能变得毫无用处,也可能被增强的系统性能所包容,或者可能是被更新、更强的产品所替代并被集成到系统当中成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就像奔腾的出现使解压卡彻底成为历史,而整合的音频芯片又几乎将声卡变成展品,独立声卡成了少数追逐声音的发烧友才会光顾的高档商品。
如果将目光从十年前拉近到两年前,高清的出现似乎又将历史重演。从大多数硬件吃力、卡壳的播放,到多媒体功能更加强大的处理器的出现,帮助实现高清的解码作为卖点,如今几乎市面上主流的处理器都足以应对高清解码 --- 硬件性能在短短两年便实现了自我的超越。这两年在杂志、网络上涌现了不少谈论高清话题的文章,大部分的热点话题都集中在由显卡实现硬解的评测上。(硬解与软解相对,软解指完全籍由处理器来完成的视频解码过程,而硬解是由显卡来分担本应由CPU处理的视频解码任务)。如果说软硬之争的焦点在哪种方式带来的画质更好,实在颇有些主观(画质本身都太主观了,即使是号称基准测试工具的HQV也不例外)。如果时至今日还只是在关注这些指标,似乎就有些不合时宜。若能流畅播放,观看高清内容的用户不会计较解压是通过硬解还是软解来实现,这类似于当电脑升级到多能奔腾后,已经没有谁会继续留意到底哪家的VCD解压卡品质更好了。但若对高清的满足止步于此的话,似乎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高清不仅仅表现在视频方面,也不仅仅是720P,1080i,1080P这些数字指标就能全部涵盖。除了处理器的能力,高清影音也在推动着更多的设备和技术向前发展,HDMI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最先对HDMI概念进行铺天盖地宣传的,并不是电脑或电脑配件厂家,而是家电类的电视厂家。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名称是“高清晰多媒体接口”,换而言之,HDMI就是能够将音频和视频同传的一个多媒体接口。经过这两年的发展,这个接口越来越普及,而且基本上已经成为电脑连接大屏幕电视实现信号输出输入的最主要的连接手段。影音,影是画面,音就是耳朵所能够捕捉的体验了。传统连接电视的手段是将视频音频分开连接,比如S-Video用来连接视频,而如果是在电视上直接输出,红白的色差线能够提供立体声的音频效果。若想获得更好的环绕效果,就需要通过同轴、光纤输出到功放来处理。
现在,随着高清接口逐渐向HDMI化,HDMI已经成为用来在电脑主机、电视以及功放之间握手的最重要的方式。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虽然HDMI标准定义了其多媒体传输的能力,但由于接口标准,芯片的特性功能一直处于完善和增强的过程中。在很多早期显卡上的HDMI接口甚至只能够传输视频信号,导致所以很多用户不得不将主板上的音频信号导入显卡来输出音频。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从电脑配件到支持HDMI连接的功放也走向成熟。
如果以Intel 4系列芯片组的集成显卡为例,这个去年发布的、作为支持LGA775针脚CPU的“收官一代”(即最后一代)的芯片组,眼下正在为高清的应用环境做着新一轮特性增强,4x系列芯片组这次升级不仅仅在性能方面,而在扩展能力、在后处理技术,以及在音频方面增加了HDMI中继模式。中继模式最突出的应用便是将多媒体信号通过HDMI接到位于电脑与大屏幕电视之间的功放上,再由功放将信号分别输出到电视和相应的音箱系统去。如果高清对于很多用户只是一个大屏幕电视机加上电视上的立体声输出,则只意味着视觉上的享受。如果说从视频的标清走到视频的高清是影音体验上的飞跃,那么视频上的体验只是这个飞跃迈出的第一只脚,而多声道环绕的声音享受则是紧随迈进的另一只脚,是完美体验高清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音频,庞大的高清文件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以200、300K的速度下载20、30多GB的巨大文件,犹如通过拧到极小的水龙头往游泳池注水。一部片子动辄一周的下载时间令人闹心,于是高清内容的传输、存储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硬盘还是最主要的高清文件驻扎的载体,这也正是像RAID,e-SATA等技术、接口标准以及家用NAS这样的设备正逐渐得到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但非常幕后的技术---主板芯片组的硬盘支持能力。
我们用上文提到的Intel 4x系列芯片组的特性说明来证明一下厂家对高清体验所做的努力:
G45无用赘述,它本来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而高性能的特性,这一次又在后处理和中继模式上下了功夫,并且前瞻性地对十月份即将发布的Win7做了很好的准备:
G43,同样增强了后处理的技术,增强了性能,将内存插槽扩展到了4条,在后处理和中继模式上下了功夫,也前瞻性地对十月份即将发布的Win7做了很好的准备:
G41,作为入门级平台的支撑,也在为将高清普及做出努力。它增加了HDMI接口的支持,完善了HDMI中继模式的支持,也在磁盘性能上获得了提升,同样,对于Win7,G41也准备好了:最后是一些听上去与“使用”没多大关系的部分,即外观和静音。如果问到高清电脑与传统电脑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使用地点和环境。我们习惯把电脑放在书房,而高清电脑主要的使用环境是客厅,这就意味着该电脑势必成为家庭的娱乐中心,也势必将对外观和静音程度的要求从“可有可无”变成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越来越小巧、精致、家电化外观的机箱,而越来越小的主板也是厂家在集成显卡上下了更多功夫的原因。作为4x系列芯片组家族的产品,Intel两款Mini-ITX板型的主板便是在小巧静音方面的匠心之作了。
正如开头所说,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是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再以审视的目光追溯过去,不禁会对今天的所做所为哑然失笑。不过,这难道不是发展创新的魅力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