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智能物流定企业“财商”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9-06-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智”造。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印证了“中国智造”已经唱上了主角。

中国“智”造催生物流“智商”

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经营“智慧”的重要性,对自身的定位也从“伐城”上升到“伐谋”,“中国智造”的概念应运而生。

如果把物流比作手和脚,那么物流企业只能做工具,只能是企业的外围;而如果把物流当作神经系统去操作,那么物流企业就是神经中枢,能指挥好企业的高效运营。中国智造的出现催生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智造”相对于“制造”的差别,从“工具”的定位,转为企业的“神经系统”。

“智”商创造“财”商

一个企业的“财商”,从目前看来,已不仅仅是资本运作能力,同时还要有对业务和现金流管理的结合能力,这需要柔性的管理企业的离散型业务。把物流智能化,则会真正让企业的“财商”更高,解决资本运营、业务、现金流等与财务能力相关的综合财务能力。

所谓的智能化物流,无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智,即管理;二是物的智,即技术。博科资讯董事长沈国康指出,一个企业的物流“智”商,集中体现在其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如今已是供应链时代,借助供应链管理帮助身处逆境中的企业增加利润源、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达到成本最小、服务最好的效果。

事实上,物流是企业决胜市场的生命线,而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更是现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杀手锏。沈国康告诉记者:“目前不论国内外的企业对供应链都非常重视,以博科资讯为例,已经接过包括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单子。”

智能化物流,“智”造中国未来

智能化物流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业内有识之士提出“创新物流”的观点,在学习的国外经验的同时,要灵活、自主、创新,如果只是死板的生搬硬套,与“中国式”的物流智慧相悖,那就离死不远了。

物流号称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掌握企业的成本命脉。中国品牌要走向全球,必须要具备配套的全球化“智能”物流的能力。智能物流,“智”造中国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