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企业是西瓜,那么中小企业无疑就是芝麻。但是,如果这些芝麻足够多,或者,它们也许并不是芝麻,而是西瓜籽,此时正暴露在凛冽的寒风中呢?
当然要捡起来,毫不犹豫!
仍在漫延的危机,将中小企业的“软肋”暴露无疑。显然,他们的一切都在下行:需求、资金、利润……但不可否认的是,4000万的规模(仅中国)仍足以蕴涵着一切可能,其早已被验证的旺盛生命力也让人无法小觑。
这是一个再次显现长尾效益的时代。成为众所瞩目对象的,正是中小企业这条长长的“尾巴”:从谷歌到敦煌网,从SAP到金蝶,从联想到UPS,围绕中小企业客户所需要的各个角度,企业们正在发力。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搞掂”的群体。
规模小资金缺,常常众多部门“一勺烩”,他们既对成本格外敏感,又追求最为务实的回报,而且,因为自身管理往往跟不上,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产品,更是全方位的服务。
因此,如果说中小企业恰似沃土,那么,服务就是开掘沃土的锄头。
当然,同样因为危机的缘故,省钱又方便的互联网的作用大大凸显,IT服务开始大放异彩。而将IT服务和传统服务联系起来,更是创新的一大手法。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带来了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机会。
需要强调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掘金中小企业”的过程,也同时是“中小企业掘金”的过程。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榜样企业们是怎样把握这个可以雪中送炭的机会,以服务为先遣,从中小企业身上开辟蓝海的?让我们来探讨,中小企业们,又能借助大企业的哪些帮助,找到更多节约成本又弥补自身管理缺陷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