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三农信息化日益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中一支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在日前印发的《关于公布中国电信业“十二五”规划前期预研重点研究课题的通告》中,工信部明确提出了信息化服务“三农问题”将被纳入中国电信业“十二五”研究课题。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最主要问题有哪些?“十二五”农村信息化规划应如何侧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专家潘天梅。
对农民需求把握不到位成信息化建设瓶颈
记者:当前农村信息化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潘天梅:经过政府、运营商、各种社会主体的共同努力,农村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其中仍不乏限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第一,涉农信息资源及应用开发整合滞后。涉农信息涉及国家、省、市、县多个层面,如何系统整合、快速协同、科学分析、整合推送成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二,管理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目前对于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制度建设仍然处于相对粗放状态,导致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如农村信息站变成“黑网吧”。因此,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并建立长效机制方能使农村信息化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且越走越远。
第三,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农村信息化提了多年,但农民到底需要怎样的信息化服务至今依然是个问题;农村能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了,但有效信息却依然匮乏,同时,对农民的需求缺乏把握也是现在的关键问题。
第四,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主体缺位。目前中国的农村信息化是在政府、运营商、社会资源等几方共同推进,但在推进过程中,由谁引导,各角色如何定位,各方如何进行协调与配合以及资源的整合,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导致缺乏真正的供给主体。
注重地方差异才能实现农村信息化突破
记者:如何真正推进农村信息化?农民最期待的信息化模式应该是什么样子?
潘天梅:要真正推进中国的农村信息化,首先要充分考虑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包括经济的差异性,也包括文化、生活习惯、信息化发展水平等,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进不能一刀切。
同时,农村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因此,现阶段农民最期待的信息化模式应该是以准确深度把握信息化需求为基础;以及时、实用的信息服务为核心;以与当地经济发展特征相结合的产品为导向;以覆盖全面的基础设施为通路;以农村用的起、用的好的终端为载体;以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保障,并且由政府、运营商、增值服务商以及其它社会资源组成清晰的产业链,主体分明、定位清晰、配合顺畅、管理科学方能逐步将农村信息化进行到底。
或可借鉴国外信息化模式
记者:您认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什么?国外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潘天梅: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一,全面覆盖的基础通信网络;第二,实用、实惠的农村信息化产品;第三,成熟完善的农村信息化产业链;第四,健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第五,农民用的起、用的会的终端产品;第六,准确全面的农村用户需求把握能力。
与此同时,农村信息化在国外的发展可谓多点开花、特色各异,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如印度,以找准农民信息化需求为突破口,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村民自治组织,做到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帮助农民真正享受信息服务;注重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和投资模式灵活多样,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农村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重视进行广泛国际交流合作。
如印度尼西亚,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合作体系,使合作社管理者通过手机通信服务了解到农民所需的市场行情和交易信息,帮助社员了解市场动向以及时调整生产与营销策略。
如韩国,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形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农村的信息主干网带宽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由韩国的三大民营电信企业投资;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民营电信企业负责,政府给予经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