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这是广东年初定下的全年GDP增长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广东下半年经济增长必须达到9.7%以上。日前举行的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在保增长的措施中重点提出抓紧研究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凡是民营资本能办的事都要尽量让民营资本去办。
民企如何用好、用足政策?突破自我的方向又在哪里?南都区域经济圆桌论坛本期汇聚学界、商界观点,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郎咸平:一切经济看南方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
什么叫内需?内需不是我们简单所理解的高速公路、钢筋水泥拉动经济。企业利润才是拉动内需的办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包括广东,其持续增长来源于企业利润。企业一旦赚钱之后,可以进行转投资,转投资透过乘数效果大概有5倍的效应,如同滚雪球效应。广东省的企业要从纯制造变成产业链整合的企业,透过利润来拉动经济,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基础建设。上半年银行信贷7 .37万亿大部分是进入基础建设,4万亿也是基础建设,其作用就是拉动G D P,而且速度很快。上大项目的负面作用是缺乏可持续性,尤其是中西部基础建设,建完之后普遍缺乏效益,因此缺乏长期推动力。我们对于内需要有新的理解。
目前最困难的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让困难的制造业投资环境改善可能比建高速公路更重要。06年大多数人认为股市楼市泡沫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其实是制造业资金流入股市。此外,基础建设一旦做多了会压缩消费,如G D P中钢筋水泥的部分也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差不多占了57%,那么消费变成36%。我曾经提出“一切经济看南方”的口号,其逻辑在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简单的制造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即把包括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订单处理、零售等进行整合。
广东做玩具的毛利率为零或者是负的,可是美国美泰的毛利率超过40%,美泰做的是整条产业链的非制造部分,也就是整合了制造业,这个转型速度比较快,一般3-6个月的时间就可见效。企业转内销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转内销必须要有比较优势,要进行产业链整合才有可能转内销,外贸企业本身产品要做到产业链整合后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保育钧:两个前提、三个要点
中国民营协会会长、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件运输分会高级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人民日报社记者、编辑、副总编辑
民营企业要用足政策,需要把握好两个前提、三个要点。
两前提:首先,民营企业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有清醒透彻的认识,否则再好的政策摆在你面前,也不会用。形势怎么看?我觉得,对于中国经济现在所碰到的困难来看,第一,的确有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是外因。内因是我们经济支撑有严重的问题:结构不合理;发展不科学。这是我们致命的弱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是几个政策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做一系列深层体制性的改革。
从去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差不多每一个礼拜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比如前段时间为了促进房地产,不到半年的政策,又变回去了。民营企业要把握根本的发展趋势,不能为临时的变动所迷惑。民营企业全国690万,投资者1400多万人。注册资本金超过10万亿。但是用平均数以计算,每个企业的注册资本很小,实力有限,重要的是缺人才。
三要点:第一迎着政策上,围着政策转。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个主题是不会变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如政府四万亿的投资,重点是民生和基础设施,这些项目是由政府投资给国有企业的,国有企业也不能完全自己干,所以民营企业要把眼睛紧紧盯着各级政府。同时,积极参与并购,要学蒙牛。一定要克服我们原来的短视,因为当时起来的时候很不容易,现在突然之间,要跟人家兼并重组,自己的孩子不叫自己爸爸了,要打破这个狭隘的观点。
第二,在不停变化当中把握发展的大趋势。现在有媒体透露,现在国务院正在出台一个政策,叫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我看了之后不寒而栗,公用事业,照理说应该是政府投资的事情,结果交给民营企业去干。我建议民营企业家要十分小心,如果你没有充足的实力,没有强大的管理团队,你千万不要碰。根据全国各地的情况凡是进入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十个有九个要失败。为什么?第一,这个公用事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二,我们的政府是不停换届的,张书记定的东西,下一个李书记就不认账。特别是进入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我就给你浇一盆冷水,这是避免被动的一个好办法。
第三,民营企业要通过自己的合法组织,有序地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多年以来,民营企业都是被动地接受政府的政策。民营企业有什么甘苦,政府相关部门不一定很清楚,中间缺少一个沟通。所以一年多来,我们的政策像过山车似的,什么原因?因为制订政策的部门不了解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来反映自己的意见。陈丹:无形资产如何说服金融机构
广东省工商联主席,湛江市政协副主席,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常委
今年国家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渐在解决,特别是广东省启动了10亿元的担保基金,深圳、珠海、广州,省工商联省建行签订了1800亿元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授信额度。但中小企业很多融资渠道还没有畅通,尤其是金融环境下,例如专利、无形资产、订单都需要创新,才可以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因此金融要创新。
中小企业自身也要懂得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团队无形资产,产业,科研的投放如何说服金融机构。
广东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做欧美市场,我们可以开发中东市场、俄罗斯市场、非洲市场,也可以调整内销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很多的时候要利用好两种资源,做好两个市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明确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决策思维,还有团队的综合实力是很重要的。
企业如果活得好,最关键的是靠自己,企业要强身健体,不是别人给你药吃才可以的,要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素质。
李阳春:经济危机下企业不该做的三件事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家最不应该做三件事,一是不去冷静思考,二是只去单打独斗,而不去抱团。第三是缩手缩脚,不敢投资。
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给企业家和商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是我们企业家面对的一个现实。
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有两个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行业组织,行业商会,行业协会,在当前这个新经济(310358基金净值,基金吧)环境之下,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贯彻落实纲要,行业协会的角色不可缺少。二是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应该成为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生力军、主力军、排头兵。只有企业家、企业真成为主角,唱大戏,珠三角规划纲要才能够实现。
广东的中小企业长期跟外界打交道比较多,外向型的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但因为政策的激励开始显现积极的效应,广东企业具备一定的狼性,生命力很强,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强,经过痛苦的调整过程,目前逐步地走出低谷。
总体来说广东省中小企业的总量是不断地增加的,例如制造业,今年一月份增加了6000多家。广东人有当老板的心态和文化,为什么广东的民营经济增长得很快,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人想当老板愿意去创业,经历了曲折困难的历程后,我们还是看好中小企业的。
谢泓:保证生存空间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中国经济民营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地位,在广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税收和就业等,G D P占了60%,就业率达到了76%。
就我们的历史和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来说,民营企业虽多,但无法聚集,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声音,尤其是面临经济危机,产业面临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碰到了很多困难。现阶段中小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中小企业本身不是非常大,他们更需要抱团解决一些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经济体,广东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和行业组织,我们会不断地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政府购买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很多中小企业不希望政府给予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政策扶持,而是希望有更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生存空间,才会有持续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法制不断地健全,在健全的体制下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中小企业共同的需求。
丁学良:广东产业升级应借助香港学院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广东在全国产业升级链条中相当靠前,但不是最靠前的,因为自己研究发展的力量不够雄厚。过去二十年来能够拿到国际上,体现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无论产品还是货物没有多少来自于广东省。
全球所谓的新经济,就是以知识和资本为主的经济,全球新经济发源地,最重要的点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集中的地方。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大陆的新经济应该是在最好的大学集中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南京。广东省在全国的高校和研究力量,如果以省为单位的话,排不到前十名。
短期内要将广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推上新台阶是不容易的,我认为有一个便利的因素就是跟香港的高校联合,香港的高校研发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庞大的制造业,这就可以跟广东省互补,中间牵涉到法律、政策、商业交往的安排,牵涉到自主产权的保护,牵涉到好的信息流通的系统,将大学研究室研发好的观念、这些事情做起来非常不容易,但如果做起来后,后续力量就比较大,而且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