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金山景区介绍

王朝景区·作者佚名  2009-08-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素有天下之中第一山美誉的金山是一座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属泰山余脉,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在齐鲁“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上金山,“凿石得金而名”,位于巨野县城东南23公里处。南枕禹梁山(红土山),东有高平山,北邻白马山,西为平原。金山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公里,海拔高度133米。

金山原有古建筑20余处,清康熙四十年又大兴土木,“悉仿岱制”,重修金山。即仿照泰山建筑布局营建,计有小红门、中天门、小天街、南天门、王母阁、碧霞元君宫、三圣殿、文昌阁、神农祠、观稼亭、牛王庙以及土地庙、映阁、魁星楼、戏楼等建筑。近年来又修建了玉兔洞、祈子洞、金牛洞等部分景观。

巨野之胜在金山,金山之胜在“秦王洞”。金山南麓有一人工开凿的大洞,传说李世民曾在此避暑,又称“秦王避暑洞”。近年来,经考古工作者多方考证,此洞为汉昌邑王刘贺营建未用的废冢。此洞由明道(墓道)、侧室、道、耳室及主室组成,总长89.8米,最宽处28米(含东、西侧室)。

明道长63.3米,有东西二侧室:东侧室长13.9米,宽3.2米,高2.6米;西侧室长9.3米,宽3.1米,高2.6米。明道尽头凿为洞,是为墓。道长15.9米,宽2.4米,高1.85米。主室长10.6米,宽6.7米,高2.35米。洞内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一脉清泉自石中渗出,悬流不断。“云开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径窄藤萝没,崖高日月悬”。“三月赏景看日出,六月纳凉在洞中”,乃是“秦洞云霞”、“金山春晓”的真实写照。

此洞开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历代文人学者在此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44块,较著名的有宋崇宁元年(1102年)邓御夫的《清凉洞记》、金大定四年(1164年)《移五十三佛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右副都御史宋沧的《游秦王避暑洞》等。宋、金、元时期,此洞为佛寺,洞口上方镌有“敕赐大明褙禅院”六个大字,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内现存石佛像一尊,大元泰定四年立。

金山,名胜众多,风景秀丽,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观光。是菏泽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