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寺景区介绍

王朝景区·作者佚名  2009-08-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瑞应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素有“东藏”之称,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雕刻的金龙镶边的瑞应寺大匾是康熙皇帝所赐,鼎盛时期有喇嘛三千多人,寺庙建筑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会和德丹阙凌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庙宇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白伞庙在东北山顶,护法殿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庙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庙在西北山顶。

整个庙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此外还有绕寺一周的环寺路,路边有万尊石佛,环路而立,宏伟壮观,实为佛门圣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康熙四十二年(1703)初具规模。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并称瑞应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道光年间,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占地18平方公里,有寺庙97座,房屋3000余间,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当时,喇嘛众多。道光三年(1823),瑞应寺在给皇帝奏折中称:“瑞应寺僧人弟子多达三千,属民八百户。”经道光帝恩准,由理藩院授予刻有满、蒙、藏三种文字的“吐默特扎萨克喇嘛查干邸延其呼图克图之印”,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瑞应寺成为东蒙地区宗教、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