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宕旧墟遗址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澜石镇河南村东南约二百米,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土墩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1975年广东省和佛山市博物馆合作发掘750平方米,其文化层厚1~2.2米,包含三个时代颇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上层耕土层有唐宋至近代遗物和墓葬;中层黑褐色土层厚30~60厘米,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红烧土硬面遗迹,遗物和墓葬51座;下层贝壳层夹杂着灰黑土,厚50~90厘米,含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密集洞穴遗迹、遗物及墓葬26座。中下层出土多种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共400多件,各类陶片达17000多片,鱼、龟鳖、猪、狗、牛、鹿、鸟、象、及猕猴等多种动物遗骨3500多块。其中生产工具有石、玉、蚌制的锛、斧、矛、凿、镞等,石器中锛多斧铲少,且中小型居多,斧锛类以有肩,有段和有肩有段式为特点,具西樵山类型的特征;骨器有矛、镞、凿、针及梭筹,以三棱菱形园挺骨镞最富特色;多式多样的陶纺轮达136件之多;象牙装饰品以形制独特的束发器最令人叹为观止,其薄如旦壳的完美造型,精巧绝伦的加工制作,为广东出土文物中难得一见的珍品。陶器有釜、罐、壶、盘、豆等类约15种,分夹沙陶和泥质陶两大系,泥质陶又有软陶和硬陶。其制作独具特色:一是几何印纹式样丰富,有曲折、方格、叶脉、园圈、编织、复线交叉方格以及各种云雷纹等二十多种;二是盛行圈足器和环底器,壶罐类多折肩,肩部以下为一至三周云雷纹,以下与曲折纹筹其他纹饰组合,颇为典型;三是磨光红陶、橙黄陶占一定比例,还有少量彩陶、白陶、灰陶和黑皮陶。中下层共77座人骨架保存较好的墓葬,清晰地显示着当时的埋葬习俗。均东西向浅坑墓,下层多有长方形墓坑,除一例为女性合葬墓外,其余为单人仰卧直肢一次或二次葬,男性头部一律向西,女性则相反;仅28座墓有少量随葬品,成年男女有拔牙的风俗;据考古研究所C一14年代测定的数据显示;中层人骨树轮校正为距今3900~4200年;下层贝壳树轮校正为距今5500~5700年。河宕旧墟类型贝丘遗址,为研究当地新石器晚期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体质特征和生活习俗,并为广东原始社会的物质文化;尤其是具地方特色的印纹陶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和丰富的实物资料。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