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古道景区介绍

王朝景区·作者佚名  2009-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湘粤古道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邓家塘村折岭头组,曾是在过去两千年里,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这条古道是约3-4公里长的石板路,石板上密布着小洞,这些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促进当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南端宜章、今韶关附近。古道其实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有这么多的骡马脚印,它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直接见证,而且,它也是湖南省现存古驿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较完整的古道。

据谢武经从《郴州志》中考证:“骡马古道,即城区裕后街南关上至宜章九十里大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石板路面,宽2-3米。古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五十万大军远征南越,其中一支十五万人的小分队从现在湘粤古道的位置由湖南开往广东,湘粤古道正是这十五万大军硬踩出来的,后来历代修建成路。《万历郴州志》记载说:“飒凿山通道,垂利世世……”即讲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卫飒任桂阳(郡治在今郴州)太守时,花大力气改造了湘粤古道:他在道上增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还建立了邮驿,方便官书传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