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現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測,原位於下九路西來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築。1997年被廣州市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錦綸會館始建於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會館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2平方米,是一座祠堂式的三進深磚木結構的建築,其鍋耳屋的外觀具有濃厚的嶺南建築特色,館內保留有不少木雕、磚雕、陶塑、碑刻等。
錦綸會館原是廣州絲織行業股東公會,1949年後改為民宅,其房屋結構基本保持完好,成為廣州保存下來的唯一近代專業會館。館內完整保留了二十一方歷史碑刻,是研究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和廣州商貿發展的重要實證。
2001年建設康王路時,為保護這座古建築,對其進行整體平移。工程具體為向西北方縱移80.4米,橫移22米,托上1.8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