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儿童迷网,是耶非耶”
网络童年,他们这样度过
——来自城市、农村和国外三位小学生的触网经历
阅读提示
本报文化版8月21日报道,有7.1%的小学生患有网瘾。“网瘾少年”作为一类人群,也开始频频见诸各类媒体。“低龄上网”现象一时非议四起。
在互联网时代,要完全切断儿童与网络的联系并不现实;儿童因意志薄弱易上网成瘾,也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不小的困扰。网络对儿童而言,究竟是“洪水猛兽”还是“成长助手”,对他们的未来人生的作用是利大还是弊大?该如何辩证看待“低龄上网”现象……本版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话题。
北京小学生佳佳:
全班39名同学人人都会上网
许晋佳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二年级女生
【触网经历】
小学二年级学生佳佳平时都是在课余时间上网,每次10分钟。她上网的唯一目的,就是玩小游戏。“就是拼图、找错误呀”。她用“好玩”来形容自己上网的感受。
佳佳的班上有39名同学,几乎人人都会上网。王瑞娟是佳佳的班主任老师,她平时常教育同学们不要“迷恋网络”,但并没有明令禁止。
佳佳平时最喜欢的其实是游泳,说起她会的蛙泳、自由泳等泳姿,小嘴儿滔滔不绝。但说起上网,佳佳显然没啥兴趣。如果有1小时的时间,佳佳可是毫不犹豫地会选择游泳,上网?无所谓。
许晋佳的父亲并不反对孩子上网,常常把上网作为一种对孩子的“奖励措施”,比如收到老师表扬,或者哄她多吃饭时。对于佳佳上网的限制,主要是在时间上,“10分钟”,是基于保护孩子视力的考虑。
关于小学生上网究竟好不好,佳佳爸爸没那么悲观。他认为,关键是家长把握好度,引导小孩子不要沉迷网络。“网络已经成了孩子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完全隔绝小孩子与网络的联系是不可能的。”佳佳爸爸说。至于如何“对付”网络上的那些不良信息,佳佳爸爸也有“招”——给孩子正确的疏导。
“毕竟,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苏北农村娃小龙:
上网对我还有点难
杨小龙(化名)
江苏省灌云县界南小学六年级男生
【触网经历】
第一次听到“上网”这个词,小龙还在读四年级。同学们口中谈论的“QQ、跑跑卡丁车”这些名词,是他对网络的第一印象,而与上网这个词相联系的地点是“网吧”。
五年级的时候,小龙在同学的“怂恿”下,第一次去了网吧,因为什么都不会,一个小时里最大的“收获”,是申请了一个QQ号。
“无聊”,他这样形容第一次“触网”经历。
两年时间里,小龙只上过三四次网,而且都是在假期里。按规定,网吧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有一些网吧不管这些,仍放小龙他们进去。小龙学会了玩“跑跑卡丁车”,但他说:“玩不好,不觉得有多好玩。”除此之外,他会看看桌面上别人下载好的电影,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有,包括根本不适合小孩子看的成人电影。现在小龙每次上网不超过一个小时,因为上网的费用是自己的零用钱,2元一小时对于他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昂贵”。
“上网”在小龙的生活里是禁忌词汇,不能让老师知道,也不会跟家长提。所以他千叮万嘱不要提他的真名。同学们关于网络交流的话题,也多是那几位“精通电脑”同学挑起的,这些同学,有的是家里有电脑的,有的是经常去网吧的,不过人数不多,小龙他们班里也就两三个。
小龙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上网”对奶奶来说可是个新鲜词,奶奶觉得,“上网”就等于“去网吧”。奶奶说:“网吧不是小孩该去的地儿,不光花钱,若真要是上瘾了学习肯定就完了。”美国小学生Alice:
几天不上网会很不适应
Alice
美国旧金山的10岁美籍华裔女孩
【触网经历】
10岁的Alice,一直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一周会有20个小时用来上网,父母在时大概每次半小时,不在的时候会一连上网几个小时。
说起上网,Alice的最爱是Facebook、Myspace之类的社交网站,她的网友都是熟悉的同学、朋友,他们在网上交流学校的事儿、互相聊天,有时还会分享一些好玩的文件。她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记者对她的采访,也是完全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
Alice对于网上的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她认为,有些网络信息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对于上网时遇到的不良信息,“马上关闭”是她采取的措施。Alice现在已经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感,“几天不上网会觉得不适应”,“网络带给我的生活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与交流”。
Alice的爸爸倒也不反对小学生接触网络,“孩子的很多作业需要从网上获取信息”,他说。对于与Alice学习相关的任何网络搜索,他都不加以限制。爸爸也很清楚,Alice大部分的上网时间是花在Facebook上,花在与朋友、同学聊天上的。因为时间太长,爸爸开始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他坦言,非常担心Alice会接触到网上的不良信息,但也有些无奈:“其实很难控制。”
爸爸现在开始担心Alice有“网络成瘾”的趋势,但是除了控制上网时间外,目前他还在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