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署名为周国平的文章《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全社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网络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极为不利。文章提出,确立并保持发展中国家网络危机意识至关重要,并强调要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根除网络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文章指出,网络成员身份数字化、电子化,意识形态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掌握。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性,传统信息传播程序和规则受到空前挑战。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这些革命性变化,正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扩大,党和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面临考验。
文章称,目前中国全社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信息安全也缺乏常识性的了解,这种状况对网络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极为不利。有人认为,中国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信息安全事件只是发生在发达国家,不必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国外的加密软件水平很高,所以可以大胆使用国外公司产品。殊不知国外对中国出口信息安全技术设备和密码算法的强度有着严格的限制,我们得到的可能只是别人可以监控甚至破坏的功能弱化的产品,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亟待增强。
文章说,网络已成为敌对势力向中国渗透的主要渠道,防范难度加大。在今天的网络平台上,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既变得“隐蔽化”,又变得复杂化,网上种种思想的尖锐对立,形成了网络信息的“世界大战”。
对此,文章提出要确立网络疆界意识和网络危机意识。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疆界,在网络中已无国界可言。如果黑客的攻击来自数千里之外,那么国家的网络疆界也就在数千里之外。茫茫网络,无边无际,躲无处躲,防不胜防,网络疆界是意识形态工作新疆界的意识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文章称,在网络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更多地将取决于对信息这种重要战略资源的生产获取和使用的综合国力,国家之间竞争的胜利,将更多地表现为智力竞争的胜利。发达国家凭借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垄断优势完全可能使发展中国家沦为新的“网络殖民地”,那么其意识形态安全也就无从谈起了。由此,确立并保持发展中国家网络危机意识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我们从国家政治的战略高度,清醒地认识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冲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方面要掌握网络、运用网络,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文章还强调,要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即要使中国网络系统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能够有自己独立研制、拥有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从而根除网络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发展网络安全高科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IT行业基础元器件和基础设备,比如芯片技术、高速计算机,这些都是发达国家不向中国转让或禁运的,我们只能自己搞。二是网络本身的安全防卫技术。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自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