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吴胜武是浙江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在他的带领下,宁波市信息化建设正在“便民、强政和兴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强烈的经商意识,使千年商埠宁波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城市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一直排在全国前列。富裕后的宁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很大,信息化在与宁波发展的互动中,促进了宁波“信息社会”的建设。
清华才子,浙江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知识型、学术型”政府领导的实践者,曾经的全国学联副主席,信息化专家……作为宁波信息化建设的操盘手,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吴胜武的头上有太多光环。而吴胜武自己却认为: “我只是宁波的CIO。”
鄞县信息化
“信息化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必须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适当超前,但决不能离开需求。”这是吴胜武在工作中一贯坚守的信条。
2000年,吴胜武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后,空降到宁波市鄞州区(原鄞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兼中心区管委会副主任。那时,浙江省的经济水平在全国均属前列,鄞县是浙江省的富裕县,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连续三次跻身百强县行列且名列前茅。
鄞县的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鄞县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负责全区计算机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规划。1995年,鄞县政府办公大楼开通了计算机局域网,投入试运行了办公事务自动化系统,所建设的52个工作站分布于4套班子及其18个部门,当时在全省的市、区级政府中还属首家。尽管有这样的基础,吴胜武刚到鄞县工作时,还是吃了一惊。
那时,电脑还是个奢侈品,配置也不高,整个办公楼只有几台。“我的办公室没有电脑,会用的人也没几个,更谈不上办公信息化了。”吴胜武回忆。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他早已经习惯了使用电脑的方便。就是这种简单的需求,催生了吴胜武推动鄞县信息化的心思。
吴胜武牵头,在鄞县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办公室,从最基础的买电脑、搞培训开始,先培训政府工作人员会用电脑,上政府自动化办公系统,然后逐步推进到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等。
2001年,鄞县确定了《鄞县“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和《鄞县信息化(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并在2002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信息化试点城市。2003年,吴胜武组织编制了《鄞州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投资1200万元用于启动实施“鄞州区电子政务工程”,建成了鄞州区覆盖范围最广、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专用网络,成为区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平台。
2004年,鄞州区又完成了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构建起鄞州区电子政务系统框架。鄞州区信息化从零起步,发展到“宁波市电子政务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