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智慧地球可能影响中国信息安全-业内资讯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10-05-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昨日媒体披露的一份内部调研报告质疑IBM公司大力拓展的“智慧地球”战略,认为这项涉及众多行业信息化的“未来战略”可能会影响我国的信息安全。

这份报告名为《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于去年出炉,由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编撰。报告对信息服务业巨头IBM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后指出,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时,“系统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去年,IBM CEO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智慧地球”战略,大致的设想是: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整合,这和国内信息化进程中流行的“物联网”概念类似。此后,“智慧地球”的概念被IBM引入中国,人们现在最为熟知的就是它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

工信部的这份报告认为,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地球”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将会给国家带来风险。有学者指出,如果IBM借助这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顺利介入涉及国家机密信息的领域,很可能获取中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和金融等领域的动态信息。

目前,IBM“智慧地球”战略在中国已经细化为“智慧的城市”,并正积极参与到中国多个城市重点行业信息化的转型中。公开资料表明,去年IBM在中国的12个城市发起了主题活动,举办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论坛,与200多位市长交流智慧城市观点和经验,接触到1700多位政府官员。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IBM还将在上海召开“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将邀请全球200多位市长和政要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共计600余人参会。但是,这一盛大的战略目前正面临质疑的声音。

IBM中国相关负责人昨日并未接听记者电话。接近该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内部也正在研究报告详情,以便最终能够给出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