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屡传富士康计划内迁工厂,最近河南当地的一条新闻则印证了该传闻。富士康已计划在河南投资建厂,而企业规模大约30万人。如今河南近期需要10万名员工到富士康培训,招聘员工经过培训实习,可在河南省建设好的富士康厂区工作。此前,有富士康内部人士曾透露,内迁计划涉及富士康深圳工厂2/3的生产线,当地员工也将从40万人减至10万,也就是说未来河南富士康规模为30万人。
昨天,负责富士康河南招工的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富士康河南新厂预计半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次鹤壁招聘的工人将赴深圳培训,培训结束后,原则上回到河南富士康工作。据媒体报道,鹤壁正在争取富士康在当地建厂,但最终在郑州建厂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来自富士康的消息以及媒体报道,富士康未来的布局已大致清晰。主要生产计算机连接器材的深圳制造基地,将搬迁至河南郑州;负责代工苹果产品的部门及总部周边事业群,留守深圳,规模减至10万人;天津原本已有两个生产手机电池及外壳的工厂,此次将整合深圳有关生产线,之后,手机事业部迁至天津;富士康电脑事业部迁往重庆和武汉,据悉,5月18日,富士康重庆工厂已制造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此次大挪移是否会造成深圳劳动力市场不稳?据了解,5月份,广东省委某领导在一个会议上,曾直言要把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低端产业链转移到内陆。据悉,深圳目前正在争取引进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由此看来,深圳已经为富士康撤离做好了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准备。
■河南富士康将与深圳同工同酬
此前有分析指出,富士康大规模内迁,意在回避因深圳加薪逾100%带来的近40亿元的新增成本。然而,出乎媒体意料的是,未来河南富士康员工薪酬将与深圳看齐。
河南省鹤岗市政府的招聘通知显示,未来河南富士康员工的工资待遇为:入职基本工资不低于1200元/月,月平均综合收入在1600-2300元左右;入职进行三个月考核,考核合格者标准工资不低于2000元/月,月平均收入在2500-3000元左右;工作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每周5天,加班时间平时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这些待遇和改善后富士康深圳的员工相同。
这种同工同酬不仅令局外人感到意外,昨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一位深圳富士康的高管也表示,不能理解,他认为,如果仅从人力成本考虑,这几乎失去了内迁的意义。同时,这位高管也表示,吸引富士康迁往河南,应有其他因素。
据介绍,作为中部地区的河南省,迄今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电子制造业项目,而目前,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河南各地方政府,正出台各种招商激励措施,吸引外资项目。分析认为,在河南省会郑州,富士康要付出的人力成本也许不会降低,但在用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一定对富士康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另外,郑州的交通、物流等配套条件已相当成熟,也是重要内迁条件。甚至有分析认为,河南的房地产开发刚刚起步,二线城市郑州的地产更是具有相当潜力……毕竟富士康在深圳、上海等地,都有过成功的地产投资经历。
■河南模式将吸取深圳教训
来自鹤壁市的招聘通知还显示,此次招聘对象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实习学生;城镇各类求职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库区移民、被征地农民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等。该通知还这样表述,这些员工“可在本省建设好的富士康厂区工作”。
结合通知内容,我们可以明白河南富士康大致的“用工路径”——富士康30万人的大工厂将设在郑州市,而河南各地将为富士康,以“组团”的方式提供劳动力。除了鹤壁市政府以紧急通知的形式,“奋力”急聘10万大军以外,此前还有南阳市政府宣布,凡入富士康工作满6个月者,该市将提供600元的生活津贴。
富士康掌门郭台铭曾表示,富士康在改革开放初期到大陆开创业务时,不得不从零开始在自己的工厂周围构建社区。正是这种“与世隔绝”,同时背井离乡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此前发生在深圳富士康的悲剧。
河南人口近1亿,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它也一直是沿海制造业中心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有数据显示,富士康在大陆的80多万员工中,河南籍员工近16万。此次,河南各地方政府在家门口,以“组团”方式,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将有效改善打工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富士康(Foxconn)正准备将一部分苹果(Apple)装置的生产从深圳转移到华北和华中。目前苹果更愿意与自己长期中国制造中心以外的工厂打交道。
此举旨在遏制成本。此前在发生一系列工人自杀和劳资纠纷扩大后,台资公司富士康的大部分员工得到了大幅加薪。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在中国南方的所谓“世界工厂”置身于各种趋势的最前沿。
苹果是富士康的最大客户。
富士康的任何举动,都将增加全球科技产品生产逐渐分散化的势头,此前这些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华南和上海附近的少数几个地点。
据接近两家公司就明年订单举行的年度谈判的高管表示,富士康要求转嫁部分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未能得到苹果的积极响应。
“但苹果现在更愿意使用一些新的地点,”一名高管表示。
富士康和苹果均拒绝置评。
富士康向苹果提议了两个生产地点:一是华北的天津,该公司在那里已经有一家工厂;二是华中的河南省,这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地方政府正出台各种招商激励措施。
富士康及其在台湾上市的旗舰公司鸿海(Hon Hai)为苹果制造大量iPod媒体播放器、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
与其它品牌电子企业相比,苹果的制造合作伙伴相对较少,通过支付溢价获得密切合作。
这种关系使这家美国公司对富士康的运营具有超出比例的影响。
分析师们估计,富士康在中国的80万名工人中,有逾10万人从事苹果产品的制造。
苹果还与台湾的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在上海和苏州的工厂合作,那里的薪资涨速也超过了中国其它地方。
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出口订单时,富士康停止了在深圳的招聘,并表示将利用危机,将产能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地点。
但是,在富士康在深圳龙华的主要工厂,员工人数在2008年末降至20万后,目前已回升至大约30万,原因是在去年需求复苏、产量需要提高之际,苹果不愿使用新工厂。
由于第三季度对iPad平板电脑的需求,深圳工厂的员工人数预期将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