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季度,中国团购业继续在资本市场中长袖善舞,然而正当互联网企业排队上市之际,《经济学人》刊登封面文章指出,“一些大量在网络创业企业上压注者会有应得的报应”。一场关于中国互联网泡沫的讨论就此拉开序幕。
首当其冲的正是团购业。尽管在各种会议中频频露脸,甚至交通工具上都可以看到团购网站的广告,但业界对于团购的盈利之路充满担忧。用户低速增长、销售形势下滑、价格难以控制、服务备受诟病,在“做大”与“做强”之间左右徘徊。
“从前三个月情况看,团购业仍在延续2010年底大幅扩张的局面。”艾瑞咨询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
团购业扩大规模特别是在投资催动之下,业内部分人士仍比较乐观地预期今年团购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与上述分析师一样,业界也在担心,大量团购不断加剧盲目扩张和广告投放,正在成为影响团购业健康发展的另一严重威胁。
巧合的是,就在《经济学人》刊登评论文章的同一天,经纬创投中国创世人张颖也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表示,“以当前电商和团购来说,你不能拿开N个城市和做了N个路牌广告说话,要拿用户总量、新增用户量和老用户活跃度说话。”
这一观点迅速被很多团购网站视为一个讯号,显然,资本市场对团购业的担忧正悄悄浮出水面。
裹足不前
作为缺乏实际业绩披露的互联网行业,团购泡沫的出现在业界预期之内。“团购兴起半年时间,很快变成百团大战千团大战,人傻钱多地快速膨胀,看上去不像一个新模式的机会。”天使投资人陈世鸿分析说。
同时,除了服务创新和融资信息外,团购企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发展方法论,团购企业的人才流动也成为业内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与团购模式的发展无关。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中国网络团购市场 研究报告 》数据,团购业的现状并不乐观。
艾瑞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中国团购网站的月整体的访问用户规模达到4625.8万人,其中注册1-2个账户的用户占比44.6%,注册2个以上账户的用户占比55.4%,邮件打开率为17.5%。这意味着前者仅有不到400万用户关注到团购信息,而后者可能不足200万用户关注到团购信息。而根据其停留时长2分25秒计,达成交易者甚至可以减半。
请注意,合计不过300万用户关注并达成交易,这个数字将被3600多家团购网站瓜分。这与Groupon 7000万邮件列表,60%以上的邮件打开率相去甚远。
资本隐忧
市场泡沫论开始发酵的同时,团购网站更多感到的,则是来自业内同行跑马圈地般的竞争压力。
数据显示,2011年,团购网站的广告投放计划已超过 10亿。其中,团购巨头的竞争策略基本上千篇一律的体现于广告轰炸战略。拉手网表示其上轮融资的5000万美金大部分用于广告投放,美团网宣布将进行1.3亿元的广告招标计划,团宝网表示今年全年将投放5.5亿元广告,糯米网表示将把2亿元广告投放到央视及地方卫视。在电视、地铁、公交、写字楼等各种媒体中,团购网站的品牌广告无处不在。
这正是资本的隐忧。团购网站疯狂烧钱的背后,并不能迎来用户规模和销售规模的良性增长。而作为模仿对象的Groupon,2010年的销售收入达到7.6亿美金,这又是一个巨大反差。
张颖表示,“(直到现在)团购还远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习惯。而拥有多少团购用户量和其活跃度是决定这种商业模式能否高速运转下去的关键因素。”他同时对投资的使用提出看法,“更多资金的进入,重点还是如何大量吸引新用户并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在很多团购自建物流等,变得越来越重,它的未来是电商模式还是广告促销平台? 想清楚吧!”
不仅如此,有关“规模将迫使小型团购网站退出市场”的观点也遭受质疑。实际情况是,广告和资本教育了许多传统企业,加上开发成本低廉,每天还有很多团购网站纷纷上线。“创业者以项目作为噱头绑架资本,此后项目本身不再重要,一切故事重新回到资源零和博弈的老路:来,我们来比大小。”陈世鸿在其《团购已死》一文中如是说。
期待突围
“互联网热潮涌动之下首先受益的是团购行业,伤害最大的也是团购行业。”一家团购网站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好的一面是:消费者对团购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在资本的推动下,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了团购这种消费模式;同时坏的另一方面是,资本也使这个行业骤然过热,伴随而来的是团购网站在各项运营指标上难以建立有效的竞争策略。在他看来,“新一轮的竞争浪潮即将席卷而来。”
“资本不可能退出,但团购网站应该拿出比较像样的成绩单,否则很难交代。这意味着团购网站必然趋向提高综合运营水平为目标。”
然而,需要追问的是,尽管上述分析看上去非常合理,可是势成骑虎的团购行业是否可以突破重围?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由非公开市场形成的泡沫,让这些(互联网)企业在达到公开上市时已被吹的相当大了”,“他们(投资者)不能指望后续投资者出更高价来买走自己手中的股票。当投资被套牢时,他们可能会高呼上帝赐予自己别在最后一刻才抛掉垃圾的智慧。”
对此,作为投资界的代表,张颖以香港电影《叶问》的咏春拳法做比喻,“就跟电影叶问一样,对手招式再厉害也挡不住他的拆解攻击。这是内功不是花枪。”借由咏春拳法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张颖比喻称:电商或团购的“小念头”就是获取新客户的渠道,“寻桥”就是深度营销,“标指”就是如何做规模。
也许,这是投资界能给出的最好“药方”。也因此,团购业的泡沫论也许并非危机,恰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着团购网站们从热情转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