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药天麻性温味辛,能祛风镇痉、养肝、止晕,对头痛、头晕、耳鸣、心跳、失眠、精神不安、抽搐、瘫痪、小儿惊痫、风湿症以及由中风引起的知觉麻钝、手足不灵、语言障碍等有显著疗效。因此,自古有“神草”之称。再加上它无根叶,生长过程又很奇特,所以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其实,天麻是一种与真菌共生的兰科草本植物。这种真菌名为蜜环菌,其生性懒惰,平常总是寄生在一些树木的根部,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当它遇到天麻的时候,它的菌丝会把天麻包围起来,并伸到天麻块茎之中,企图吸取它的养料,但它万万没有想到,天麻却不甘受辱奋力反抗。这时天麻组织中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酶,将蜜环菌的菌丝消化殆尽,充作自身的养料。蜜环菌吃了大亏,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虽然如此,蜜环菌仍旧把天麻视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共同生活在一起。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天麻的根退化了,叶也退化了,由于自己不需要制造养料,因此,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全身也就变得没有一点绿色。
根据天麻块茎的形态和生长期的不同,可分为箭麻、白麻、米麻、母麻 四种类型。箭麻为最大的天麻块茎,外包7~8个淡褐色鳞片,主要供药用,也叫药用麻;白麻顶端有雪白的粗壮芽,故名白头麻,比箭麻体形小,繁殖力强,作天麻种;米麻形状似米,故叫米麻,也宜作天麻种;母麻指出新天麻后原来作种的老天麻。
每年4至10月是采收天麻的时节,4~5月采的叫春麻,产量高质量好;夏季采的叫夏麻,质量较差;9~10月采的叫冬麻,质量最好。作为商品的天麻干品呈长椭圆形,略扁,表面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上有纵行的皱纹。 由于天麻名贵,所以市场上时有伪品发现,有人用蒸制加工的马铃薯、鸡多束(一种菊科植物)、山萝卜、黄精、大理菊、紫茉莉等植物的根充作天麻,害人不浅,但如果仔细观察,真伪是容易辨别的。
天麻性喜阴湿环境,所以天麻都长在表土层下湿润的土层中。近年来由于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天麻的生长规律,因而人工栽培天麻的事业蓬勃发展。如湖南邵阳地区在旧防空洞中培育天麻获得高产,种植150平方米天麻,共收天麻990多斤;浙江盘安县山区利用山坡林下挖窖种天麻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搞了几年天麻生产,当地就脱贫致富。栽培方式有几种:窖栽法、树桩栽培法和平畦法。窑栽法:沿山坡地挖宽50~60厘米,深20~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的坑,温度低湿度大的地方宜浅栽,干燥、温度高的地方宜深栽。窖距为33厘米。开窖后,铺一层3~5厘米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土,平行铺放一层预先准备好的菌材(即长满蜜环菌菌丝的段木),菌材之间相距1~3厘米,用腐殖土填充空隙,使菌材半埋。然后把天麻种子沿菌材之间的空隙(即菌材两侧)排放,注意要将天麻种尽可能贴靠段木带蜜环菌菌丝之处,每隔10厘米左右放一颗天麻种,然后覆盖一层土,盖住种麻,又铺一层树叶。按同样方法栽培2~3层,最后用土填满窖,并稍高于地面,拍紧整平后,上面再盖枯枝落叶,以保持土壤湿润,并可防冻。树桩栽培法:将树根周围土刨开,在较粗的根上,砍些鱼鳞口,然后紧靠砍处放上4~6根短小的蜜环菌的菌材或蜜环菌的栽培种使蜜环菌侵入树根,同时放4~6个种麻,再填土拍紧,盖上枯枝落叶。平畦栽培法:在房前屋后,选土壤疏松的坡地,挖一深33厘米,宽50~80厘米的畦坑,长度以地形而定。播种方法同窖栽法。
天麻栽培后的管理:当气温上升25℃以上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搭建荫棚盖枝桠柴,加厚覆土层;遇连续干旱的天气(特别在7~8月份),应浇水防旱;在暴雨或梅雨季节,要做好排涝工作,尽量缩短积水在窖中停留的时间,雨后还要及时松土,可防窖面板结。此外注意地下害虫蝼蛄、白蚁等为害,可用5%氯丹粉进行毒饵诱杀。
天麻采收:一般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采收期,过早影响产量,过迟使块茎腐烂。采收前试挖观察,若母麻已萎缩,新麻体由白色变为黄白色或老黄色,敲击有“咚咚”声,即可收获。
天麻简易加工法:洗净块茎(似小萝卜),放入蒸桶蒸20~30分钟,小麻20分钟,大麻30分钟。注意盖严,火力要猛,以熟透无白心为度。刮去粗皮,用日晒或火炕烘干至7~8成干时,用木板压扁,再用硫磺球文火熏一下,再晾至全干即为可以出售的天麻,叫商品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