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云南、广东等南方各省,你可以见到一种绿色小灌木,它的每 一片叶子尖上,都挂着一个长长的“小瓶子”,上面还有个小盖子。这小瓶子的形状很象南方人运猪用的笼子,所以人们给这种灌木取了个名字,叫“猪笼草”。奇妙的就是这个小瓶子。猪笼草的瓶子内壁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贪吃的小昆虫闻到甜味就会爬过去吃蜜。也许就在它吃得正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了小瓶子底上。小瓶子里贮有粘液。混虫被粘液粘住了,就再了爬不出来。于是猪笼草得到了一顿美餐。
用瓶状的叶子捕食虫类的植物很多,在印度洋中的岛屿上就发现将近40种。那些奇怪的“瓶子”有的象小酒杯,有的象罐子,还有的大得简直象竹筒,小鸟陷进去也别想飞出来。
夏天,在沼泽在带或是潮湿的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它的叶子是圆形的,只有一个小硬币那么大,上面长着许多绒毛,一片叶子就有二百多根。绒毛的尖端有一颗闪光的小露球,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粘液。这种草叫毛毡珠,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粘液。这种草叫毛毡苔,也是一种“吃”虫的植物。如果一只小昆虫飞到它的叶子上,那些露珠立刻就把它粘住了,接着绒毛一齐迅速地逼向昆虫,把它牢牢地按住,并且分泌出许多粘液来,把小虫滋死。过一两天,昆虫就只剩下一些甲壳质的残骸了。最奇妙的是,毛毡苔竟能辨别落在它叶子上的是不是食物。如果你和它开个玩笑,放一粒 砂子在它的叶子上,起初那些绒毛也有些卷曲,但是它很快就会发现这不是什么可口的食物,于是又把绒毛舒展开了。
与毛毡苔相似的食虫植物很多。在我国江苏、浙江一带,有一种喜欢生长在树荫下的小植物,叫茅膏菜,也是用叶子捕食昆虫的。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摩洛哥沿海地带,有一种植物叫捕虫花,它的叶子反面有一层密密的绒毛,也能捕捉昆虫。有一次,有人在一株捕虫花的叶子上竟找到235个昆虫的残骸。
还有一种和毛毡苔同属的植物,叫孔雀捕蝇草。它是18世纪中叶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发现的,由于长得美丽,人们给它起了这样一个漂亮的名字。孔雀捕蝇草的叶子是长形的,很厚实,叶面上有几根尖尖的绒毛边缘上还长着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昆虫飞来的时候,触动了叶子上的绒毛,叶子马上齐中线折迭起来,边缘上的轮牙一个间一个地咬合在一起,咬得牢牢的,然后分泌出粘液来把昆虫消化掉。昆虫被“吃”完了,叶子又重新打开,等待新的食物。
1851年,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山脉的沼泽地带,还发现了一种很大的食虫植物,名字叫达尔利克多尼亚。它从地下直接生了一束管筒,有一米多高,管筒的口上还戴着一顶盔形的帽子,管里贮满了有毒的粘液。贪玩的小鸟和昆虫到里面去捉迷藏,一失足就送掉了性命。
还有些“吃”虫植物生长在水中。北京颐和园的池塘里有一种叫狸藻的小水草,它的茎上有许多卵形的小口袋,口袋的口子上有个向内开的小盖子,盖子上长着绒毛。水里的小虫游来触动了绒毛,小盖子就向内打开了,小虫一游进小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
这些植物一没有牙齿,二没有胃,怎么能“吃”掉昆虫呢?这里有个秘密:不管是猪笼草的瓶子,还是毛毡苔的绒毛,它们分泌出来的粘液都和动物的消化液差不多,含有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能够分解小动物体内的蛋白质。许多试验证明,这些“吃”虫植物的消化能力几乎赶上了动物的胃。德国植物学家刻涅曾经观察过猪笼草怎样吃蜈蚣。一条蜈蚣的前半身陷进小瓶子里去了,后半身还在外边,但是它没能逃出来,因为它的前半身浸在粘液内,很快就变成白色了。可见猪笼草的消化力有多强。如果你把一小块煮熟的蛋白放在毛毡苔的叶子上,几小时后,蛋白就变形了,过了几天,蛋白就完全被“吃”光了。“吃”虫植物还有个怪脾气,就是不喜欢“吃”油脂。如果你给毛毡苔一小块肥肉,肉里的蛋白质不久给“吃”光了,油还留在叶子上。“吃”虫植物对于淀粉,对于味道甜或酸的食物,也不感兴趣。